银柴胡鉴别及应用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柴胡鉴别及应用研究进展

银柴胡鉴别及应用研究进展   摘 要:银柴胡作为常用中药材,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该文综述了银柴胡的鉴别、化学成分及提取、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银柴胡的正确合理使用及其单味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柴胡;鉴别;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0-27-03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披针叶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ata Bge.的根,性寒味甘,清虚热、除疳热。临床应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症[1]。银柴胡作为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传统中药材,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其作为乌鸡白凤丸的主要成分,享有很好的声誉。银柴胡主要分布在宁夏、陕西省、内蒙古毗邻的少雨、干旱、沙生草原区,极耐干旱。因野生资源已近于枯竭,而近年来银柴胡的人工种植非常成功,在一些没有野生分布的地区,如宁夏南部的固原、彭阳及甘肃的陇西等地,进行了人工种植,使银柴胡的分布区扩大[2]。同时,栽培银柴胡已广泛代替野生品药用[3]。为了深入系统研究银柴胡的药用价值,加快银柴胡的产业化进程,现对银柴胡的鉴别、化学成分及提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作以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银柴胡的鉴别   银柴胡作为常用中药。其混淆品古已有之,正如李时珍谓:“近时有一种,根似桔梗、沙参,白色而大,市人以伪充银柴。”。目前,银柴胡的混伪品多为同科植物如灯心蚤缀、旱麦瓶草、苍蝇花、窄叶丝石竹、丝石竹等[4]。关于银柴胡与其混伪品的鉴别主要有性状、显微、理化、紫外光谱及薄层色谱等方面。   1.1 性状鉴别 银柴胡的根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1~2.5cm。其表面呈黄白色或淡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具孔状凹陷,习称“沙眼”,从沙眼处折断有粉沙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类白色密集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断面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5]。有特征歌诀:银柴胡富“珍珠盘”、“沙眼”多见根上端,断面黄白放射状,质松而脆,味微甘[6]。   王丽英[7]研究表明灯心蚤缀、窄叶丝石竹、旱麦瓶草、苍蝇花、霞草的药材形态与银柴胡略相似,但它们的根顶端通常无“沙眼”,无“珍珠盘”或珍珠盘不明显,味辛或苦涩而不甘甜。银柴胡的成分与其伪品有所不同,其功能主治也略有别,应注意区别。张晶[8]等对银柴胡与5种山银柴胡品种从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鉴别。陈娟娟[9]等对银柴胡的正品、混用品(丝石竹、灯心草蚤缀、旱麦瓶草、锥花丝石、竹蝇子草等)、易混品(白花前胡、紫花前胡)性状鉴别进行介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借鉴。还有研究者从性状上有效鉴别了银柴胡与北柴胡、南柴胡、细梗石头花等药材的真伪[10-12]。为防止银柴胡的混用,保证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1.2 显微鉴别 关于显微鉴别银柴胡及伪品的报道较多。报道指出,银柴胡横切面的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皮层较窄,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占直径的主要部分,木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   粉末为淡黄白色。草酸钙砂晶极多,呈方形、三角形、箭形等,直径2~6μ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9~30μm,导管为具缘纹孔和网纹,直径10~13μm。木栓细胞成片状,通常数层重叠,黄色,呈多角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胞腔中偶含草酸钙砂晶[11]。其中宋运鲁[13]等利用药材横切面及粉末鉴别了银柴胡和丝石竹。董军[14]通过显微特征鉴别了银柴胡与其混淆品窄叶丝石竹的真伪。   1.3 理化鉴别 有报道称,银柴胡用无水乙醇浸渍,其浸渍液在紫外灯下呈亮蓝微紫色荧光,可以鉴别混淆品窄叶丝石竹[15]。另外,泡沫反应也可作为银柴胡鉴别的参考,但由于伪银柴胡来源复杂,因而,不能仅凭泡沫反应鉴别银柴胡的真伪,需与其他方法结合来判断[16,17]。   1.4 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鉴别 尹世清[18]等对银柴胡(野生和栽培品)与4种山银柴胡丝石竹、满天星、旱麦瓶草、灯心蚤缀进行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结果显示银柴胡在270±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薄层色谱显示银柴胡中甾醇含量数倍高于山银柴胡。赵洪生[5]等研究也表明银柴胡在270nm波长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可用于银柴胡和窄叶丝石竹的鉴别。   周新蓓[19]等采用对比法进行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综合鉴别。结果显示银柴胡在性状、显微特征区别较明显。在野生银柴胡、栽培银柴胡供试品薄层色谱位置上,分别显2个亮蓝色荧光斑点、8个蓝色荧光斑点;混伪品色谱位置上显6个蓝色荧光斑点,且荧光斑点位置不一致;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波长扫描在270nm波长处银柴胡有最大吸收,而混伪品没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