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解析研究探究进展.doc

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解析研究探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解析研究探究进展

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国教国贸09级四班 陈元冰 学号:0914102090 摘要: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展开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研究,到现在,我国在这一领域已有了显著的成就。那么,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着怎样的历程,今后又将如何发展呢? 关键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发展阶段 WTO 国际合作 重要性 如何发展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以管制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简称PRA。 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1994)明确要求各成员,在制订植物卫生措施时必须以风险分析为依据。因此,风险分析是入世后我国检验检疫机构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至2001年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已经制定了两个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摘自:国际植物卫生措施标准第3号)和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摘自:国际植物卫生措施标准第11号)。 在中国,多年沿用下来的叫法是“病虫害危险性分析”,后来改用“有害生物”来代替“病虫害”称“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由于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特别是90年代以来植物检疫全面参与中国“复关”谈判,人们开始认识到“危险性”的提法不够准确,1995年在广泛征求植物检疫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将英文Pest Risk Analysis译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一.发展历程 我国在 eq \o\ac(○,1)1981 年开展了“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重要性评价”研究; eq \o\ac(○,2)1991 年成立“检疫性病虫害的危险性评估( PRA) 研究”课题组; eq \o\ac(○,3)1995 年5 月成立中国植物PRA 工作组。以这三件大事为标志,大致上可把我国的PRA 研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摘自:陈洪俊,范晓虹,李尉民《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历史与现状》. 植物检疫.2002.16(1)) (1)萌芽阶段(1916-1950) 在这一阶段,我上网查阅到了《植物病理学概要》和《植物之检疫》,它们分别是我国植物病理学的先驱邹秉文先生和朱凤美先生在1916 年和1929 年所撰写的文章。书中提出了要防范病虫害的传入的风险,设立检疫机构(摘自:朱凤美《植物之检疫》,1929)。这可以看作是我国PRA 工作的开端。 1934年,我国公布了《实业部商品检验局植物病虫害检验实施细则》,成为旧中国有关植物检疫工作的一个基本法令。1933-1934年,植物保护学家张景欧对国内外发生的植物病虫害进行了风险评估,编写了《植物病虫害检验》,其中,《国内尚未发现或分部未广之病虫害种类表》,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报告。 (2)起步阶段(1950-1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我国的植物保护专家对一些植物有害生物陆续进行了简要的风险评估,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建议。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部公布了《输出入植物病虫害检验标准》,其中包括《世界危险性植物病虫害表》。1952年,组建商品检验总局,同年发布《世界危险植物病虫害的寄主与分布情况表》。1953年,制定了《国内尚未分布或分布未广的重要病虫杂草名录》;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输出输入植物应施检疫种类与检疫对象名单》(包括30种有害生物)。1955年,商品检验总局补充修订发布《国内尚未发现或分布未广的重要病虫杂草名录》。1965年,农业部接管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5作,建立口岸动植物检疫所;1966年,颁布《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草案)》(包括34种有害生物)。之后,“文化大革命”开始,植物检疫工作陷入停顿阶段,直到70 年代末才恢复。 在该阶段,还没有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但是,做了风险分析的具体工作,主要是表现在根据实际需求,对有害生物进行危险性评估,形成有害生物名单等。 (3)探索阶段(1980-1989) 1981 年原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重要性评价”研究。他们对引进植物及植物产品可能传带的昆虫、真菌、细菌、线虫、病毒、杂草6 类有害生物进行检疫重要性程度的评价研究,根据不同类群的有害生物特点,按照为害程度,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中国有无分布,传播和扩散的可能性和防治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制定了评价指标和分级办法,以分值大小排列出各类有害生物在检疫中的重要性程度和位次,提出检疫对策。分析工作由定性逐步走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害生物疫情数据库”和“各国病虫草害名录数据库”,为1986 年制定和修改进境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及有关检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还开展了以实验研究和信息分析为主的适生性分析研究工作,如1981 年对甜菜锈病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