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弹簧的生产跟技术发展趋势.doc

汽车悬架弹簧的生产跟技术发展趋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悬架弹簧的生产跟技术发展趋势

汽车悬架弹簧的生产与技术发展趋势(上) ——上汽股份中国弹簧厂 ? 孙云秋 前???? 言 汽车悬架弹簧是轿车底盘减震系统中的重要功能性零件,主要作用是吸收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从技术层面分析,它还起着维持轮胎与地面贴合,保证车辆操纵性的功能。目前,除了少数顶级豪华车使用主动悬架之外,大部分轿车的减震系统都是由螺旋悬架弹簧与减震器组合而成,每年全世界对悬架弹簧的总需求近2亿件。上世纪80年代以来,能耗、环保、安全已成为汽车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推动了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受此影响,悬架弹簧的设计应力提高了约20%,重量减少约25%,本文的重点是对国内悬架弹簧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市场与生产商 1.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 2005年国内乘用车的生产与销售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05年1~10月份与2004年同期相比销售增幅达17.92%,截止10月为止乘用车的生产量为315.2万辆,其中轿车生产221万辆,MPV车生产13.1万辆,SUV车生产15.6万辆,微客生产65.5万辆。预计全年轿车和MPV等车的产量将超过300万辆,对悬架弹簧OEM配套需求在1200万件左右,剔除部分新车型没有完全国产化的因素,国产悬架弹簧的配套量需求将超过1000万件。如果加上其它乘用车需求130万件和维修配件120万件,全年需求将不低于1250万件。 2.2006年国内市场预测 按照2005年汽车市场的走势,2006年的增幅大约为12%,保守的预测增幅不会低于9%。照此推算,2006年国内市场对悬架弹簧的需求将在1385~1400万件之间。 3.长期预测 2005年中国汽车总产量突破500万辆已成定局,并有可能进入世界第三汽车生产国之列,但与此同时制约因素也在增长,最突出的当数能源、环保和道路交通三个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汽车废气排放和交通堵塞成为广大民众及舆论关注的焦点,并且引起了高层决策者的注意。十一五期间,国家很可能会出台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如对新建汽车厂、油耗和排放的限制等等。外界普遍预测到2010年中国轿车产量会达到700~750万辆,即使考虑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10年的轿车产量不会低于600万辆,如以此为预测基数,2010年国内市场悬架弹簧的总需求量将不会低于2500万件。 4.国内悬架弹簧的主要供应商和竞争趋势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悬架弹簧已经成为弹簧行业中最大的产品门类,从事这类产品生产的主要企业有:上汽股份中国弹簧厂、 广州华德汽车弹簧公司、 辽阳克索汽车弹簧公司、 山东联美汽车弹簧公司、天发汽车弹簧公司、三A弹簧公司、 广州日正弹簧公司。除上汽股份中国弹簧厂属于上市公司之外,其余6家企业都有外资不同程度的加入,如辽阳克索背后是德国克虏伯公司,天发背后是日本的中央发条,而日正公司是日本NHK和子公司友联公司两家100%控股的公司。 汽车工业对悬架弹簧的强力拉动,也吸引了其它公司的注意力,国内的钱江弹簧厂(民营企业)、威孚集团弹簧厂(上市公司)和国外的大圆公司(韩国)、MB(德国)都在准备进入这一领域,其中钱江弹簧厂已进入建设阶段。 目前,悬架弹簧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5年来悬架弹簧的平均价格下降70%以上,大约只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50—60%,基本接近成本底线,甚至于亏损状态。因此价格竞争的余地已经不大,今后竞争形式将逐渐转向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质量水平之间的竞争。从悬架弹簧本身的产品特点看,一家工厂的生产规模在400—700万件之间较为适宜,过低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开发费用的投入分摊,过大物流供应链太长、运输成本会大幅度上升。当前大部分企业生产量并没有到达经济规模。“十一五”期间随着竞争的继续,部分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5.出口市场的走势 ??? 汽车行业全球采购已成为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经过多年的策划和组织,全球采购的前提质量管理手段亦已成熟, ISO/TS16949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同,为全球采购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证。出于成本的压力,美国FORD和GM在2003年和2004开始在中国采购OEM配套悬架弹簧,2005年中国出口的OEM配套悬架弹簧达到150万件。并且欧洲市场对从中国采购悬架弹簧也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东南亚甚至印度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市场。仅就市场而言悬架弹簧的出口前景光明,最大的困难在于价格,与当地产品相比要低30%左右,物流和服务费用大约要占20%,因此,折算下来单件产品销售所得只相当于当地产品的50%左右,生产企业是否能承受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 出口产品质量与服务,必须完全按照用户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质量出问题和交货延误都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 最后,国际原材料和能源上涨的趋势明显,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提高不可逆转,并且出口产品资金周转期长达8—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