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图书馆构建校园第三空间实践路径
高校图书馆构建校园第三空间实践路径
摘要: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图书馆的价值。文章以第三空间为切入点,从个人信息交流的空间、释放心理压力的场所、弘扬校园文化的平台3个方面阐述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第三空间的价值。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从注重建筑空间设计、创造人性化环境,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打造第三文化空间,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升各项服务能力,利用社交网络媒体、建立网络第三空间这4个角度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打造校园第三空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实践路径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1.006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1-0027-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digitalization, people begin to rethink the value of libraries. Taking the third spac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article expounded the value of librari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s the third space of the campu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spac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he place of releasing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the platform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campus culture. Taking the library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created the practice path of campus third space from the aspects of focus on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space to create a humanistic environment, conducting colorful cultural activities to build third cultural space, relying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various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using social media to create the third space in the internet.
Key words: the third space; librari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ractice path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图书馆与时俱进,开发了许多信息服务产品。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图书馆的发展勉强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但是多数的信息用户认为,搜索引擎更符合自身获取信息的习惯[1]。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海鹏指出,“以前衡量图书馆最重要的指标是图书外借量,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图书馆的社会价值”[2]。可见,对图书馆来说,技术的应用虽不可或缺,但是若想通过一味地追求新技术,与商业化的搜索引擎争夺
用户资源,就会在技术的浪潮中迷失前进的方向。因此,图书馆界必须要认清自身的核心价值,从而确保在新形势下的社会地位[3]。而最初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第三空间”的概念,恰当地表达了国际图书馆界对未来图书馆的定位,也体现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作为场所的价值[4]。公共图书馆可以作为社会公众的第三空间,那么,高校图书馆同样也可以挖掘自身作为校园第三空间的价值。
1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第三空间的价值
第三空间是用于描述除了家庭居住空间与职场工作空间以外的社会空间形态,没有职场等级的约束,也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人们可以自由释放自我。对于生活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中的大学生来讲,第一空间是宿舍,第二空间是教室,而图书馆就是能体现开放、自由、平等和舒适、休闲、人性化特点的第三空间。
1.1 个人信息交流的空间
一座具有现代精神的图书馆,应当是一个允许各种思想进行碰撞和自由交流的平台,任何人到这里都可以找到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