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基准法之公法性质与私法转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基准法之公法性质与私法转化.PDF

勞動基準法之公法性質與私法轉化 黃程貫 撰 一、問題之提出 曾大力參與台灣勞動 基準法制定之台灣勞動法學界權威教授陳繼盛先生針 對勞動基準法之法的定性問題,曾提出其見解認為 :勞動基準法在法的規定型態 上,並非直接規定雇主與勞動者之權利義務關係,而係規定國家與雇主間之權利 義務關係。因此 ,勞動基準法規定雇主應履行之義務,乃是以國家為權利人,而 勞動者僅因其為雇主義務履行之對象而受益,亦即勞工只是國家公法規定之反射 效力(Reflexwirkung)的受益人而已 。因此 ,雇主如不依勞動基準法之規定履行其 義務時,其請求權利人是國家,而非勞動者;而國家為達成其強制的目的,則必 1 2 定有罰則之規定。此一看法影響台灣甚鉅,且亦為不少學者所贊同,如黃越欽 、 3 林振賢 等,惟依拙見 ,此等看法一來並未深究或清楚說明 ,到底所謂勞動基準 法對個別勞工所產生之「反射效力 」的內容為何 ?個別勞工在法律上根據勞動基 準法之反射利益究竟能提出什麼樣的法律主張 ?;二來是在台灣 勞動法學理論的 探討與累積十分欠缺故許多在國外早已成為共識, 通說之理論 ,在台灣常常根本 未見有提出者關於勞動基準法此類公法性質之勞動保護法規的直接私法轉化, , 4 而不再只是反射效力問題的討論,例如在德國即已有將近 80年的論述歷程 ,在 今日德國早已無人採取所謂反射效力說,而是認為公法性質之勞動保護法規,如 台灣之勞動基準法 ,直接就轉化成為私法勞動契約的內容雖然台灣學術界與法。 院實務今日的做法也是如此,但一直未見有在基礎理論上建構其學理根據者 ,成 為一種 「只做不說 」的現象 ,或說只是直覺得認為勞動基準法本來就該是直接成 為個別勞動契約之內容 ,但在面對現代法治國之傳統上公私法分野時 ,卻又說不 出一套理論來自圓其說。本文作者即希望針對此種對勞動基準法基礎理論論述貧 乏的現象 ,提出一些學理上的說明 ,盼能引出更多更為深入之研究 。 本文以下僅先就勞動法之定位與體系分類,指出勞動基準法應屬個別勞動法 之範疇 ,再將之定性為主要是公法性質之勞動保護法 ,接著論述公法性質勞動保 護法對勞動契約關係之反射利益 ,澄清其實際權利內容 ,然後再敘述公法性質勞 動保護法之直接私法轉化為勞動契約內容 ,以及其實質之法律效力的內容。 二、勞動法之體系分類 勞動法依其規範之內容,體系上應如何加以分類的問題 ,向有不同的看法 , 1 陳繼盛 ,對勞動基準法應有的基本認識 ,中央月刊,十三卷七期 。 2 黃越欽 ,勞動法新論 ,二版 ,頁268 。 3 林振賢 ,勞動基準法釋論 ,1995 年 ,頁41 。 4 最早之重要文獻係Nipperdey, Die privatrechtliche Bedeutung des Arbeitsschutzrechts, in: Die Rei- chsgerichtspraxis im deutschen Rechtsleben, Festgabe der Juristischen Fakultäten zum 50jährigenBe- stehen des Reichsgerichts 1929, Bd. IV, S. 203 ff.; 更早之文獻可參考Otto von Gierke, Die Wurzeln des Dienstvertrages, in: FS fur H. Brunner, 1914, S. 37 ff., 63; Sinzheimer, Grundzuge des Arbeitsre- chts, 2. Aufl., 1927, 162. 1 依據不同之標準 ,即會有不同之結論 。若實務操作之方便性來分類 ,一般將勞動 法令依其所指涉之主要內容,約略大分為五大部分: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