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好课堂 HYPERLINK / /
中国好课堂数字题库 HYPERLINK /sztk /sztk
惠南中学2016年春季高二年3月月考
生物试卷 命题人:蒋雅静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6.3.26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2.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 (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4.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5.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C.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6.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其重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8.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9.金合欢是一种常见的围篱植物,当其枝叶被牛羊大量采食后,新长出的枝条带有更多的刺。植物的刺向捕食动物传递了(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循环形式是CO2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12.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
A. 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B. 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以禽类、蛋类为主 D. 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13.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Ⅰ所固定的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14.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为幼年型、成年型、老年型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15.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