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画山绣水》.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欣赏祖国山河的优美、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自学提纲(一) 1、走进作者,简介桂林。 2、通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 3、以“画山绣水”为题,妙在何处? 4、梳理文章结构。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欣赏祖国山河的优美、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自学提纲(二) 1、、课文(第4、5自然段):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江山景色的? 2、课文(第6-15自然段):文章写了哪些传说?有些什么特点? 3课文(第16-17自然段):为什么作者要把神奇美丽的桂林山水的描写与表现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的传说结合起来写? 4、赏析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诗意的美感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这段文字概括写出了漓江的山水。用“瞧瞧那漓水”和“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句式突出了漓江山水令人怜爱,使人目不暇接的特点。这样写语言简洁生动,又突出了重点。作者还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漓水绿得令人陶醉,用香醇的美酒比喻很有新意。作者用“有的……有的……”的拟人句把静态的山写得动了起来。“像大象在江边饮水”、“像天马腾空欲飞”写出了怪石奇峰令人产生无穷的想象。最后一句是承上启下句,漓江水引无数诗人画师的赞誉,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引发人们思考,但谁又能描绘得那山水之精髓?引出下文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探究。 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这两句话读起来很工整对称,很有诗意。“没见过一座山”对“没见过一条水”,“凝结”对“泛滥”,“生活感情”对“智慧的想象”,这是在口语化的基础上提炼的精通晓畅的语言。特点“泛滥”一词用得特别好,如是改用“表现、洋溢、充满”都没有那么恰当。“泛滥”一词虽然也有“表现、洋溢、充满”的意思,但表现的程度更深。它的意思是多得向四处漫流,这与写水非常贴切,突出劳动人民的充满智慧的想象就像这漓江的水,是无穷无尽的。这也说明了这神奇的漓江水处处都有奇妙的故事。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知识的画笔去描绘祖国更美更新的图画吧! * * 渔舟唱晚 画 山 绣 水 杨朔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等。杨朔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 杨朔(1913--1968) 中 国 名 家 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   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着“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 掌握生字词: 攒聚 嶙峋 精髓 怠慢 泛滥 恬静 袅袅 圩子 褒贬 黑黝黝 玲珑剔透 桂林山水甲天下 以“画山绣水”为题,妙在何处? 提示:题目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画”和“绣”一般都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画”指其中蕴涵的诗意,而“绣”指工巧,有华采。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充满了诗意,精致优美。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 总起,桂林山水的特点。 第二部分(4-15): 分说,漓江上面的景色和传说。 第三部分(16-17):总说,点明写作意图。 课文开篇引诗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点明桂林山水和天下山水的关系,说明桂林山水的不平凡,体现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偏爱。 深入课文(第1自然段): 深入课文(第2自然段): 一、文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二、本段写了桂林山水的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水和峰石。水绿,而峰石瘦骨嶙峋、玲珑剔透、千奇百怪。 三、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示:反复、比喻、反问。 深入课文(第4、5自然段): 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江山景色的? 提示:作者以两幅画面来表现

文档评论(0)

一点通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