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金台现象现实价值
黄金台现象现实价值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和传说中都有关于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复国的故事,作为重视人才的象征从古至今广泛流传,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查诸早期史书,燕昭王招贤的史实可以得到确认,但其中并没有关于燕昭王筑黄金台的记载,可见黄金台和黄金台现象的出现是经过后世人们的加工和想象的。从古今咏黄金台的文学作品和各地所筑黄金台可看出,黄金台现象不仅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在燕赵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当代社会仍有不容忽视的现实价值。理清黄金台现象的源与流,阐明黄金台现象与燕赵文化的关系,对黄金台现象的历史影响和现实价值就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一、黄金台与黄金台现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图强,实施人才战略,一大批布衣士人崛起于民间,他们或著书立说,创立学派;或凭机智谋略、口舌之辩,在列国统治者那里宣传自己的主张,一旦被统治者所采纳,布衣士人便一跃而为卿相。励精图治的统治者也千方百计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士人可以到任何一个他认为能够发挥自己才干的国度去。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复国中兴的故事便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
燕昭王即位时的燕国,不仅刚刚经历了三年的内乱,而且遭到齐国的侵略,国家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燕昭王要收拾这残破的山河,首先想到的是治国需要人才,于是遍访国内贤士,求教治国之策,采纳郭隗的建议,高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士。据明弘治《易州志》载:“黄金台在州治东南四十里,昔燕昭王师事郭隗,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士争趋燕,故号黄金台。”燕昭王此举吸引来大批各国的人才,尤其是乐毅这样的杰出人才来到燕国,辅佐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十八年的恢复与发展,燕国从衰弱到强盛,足以与中原大国相抗衡。昭王令乐毅率军讨伐齐国,一举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令当时列国为之震动,也使后世士人对燕昭王的礼贤下士和乐毅的赫赫功业深深向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大量咏黄金台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在地方史志类书籍中也不乏对黄金台的记载,在故燕地就有多处传说中的黄金台。然而在早期史书,如《战国策》和《史记》中,虽然记述了燕昭王拜郭隗为师、招纳贤才、中兴复国的史实,却没有对黄金台的记载。从现有资料看,最早提到燕昭王筑台的为东汉末的孔融,他在其《论盛孝章书》中说:“昭王筑台以尊郭隗。”①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黄金台”这一名称,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在《放歌行》中吟到:“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一言分??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②北魏郦道元在著《水经注》时,对燕下都一带进行了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的地理、民风、建筑等,他见到的燕下都的建筑因年深日久多已倾圮,只有作为基础的高大土台基依旧耸立,上面还存有建筑物的柱础和镌刻着文字的石碑,在其所著《水经注》易水条中记载了不少与黄金台有关的地名,如金台陂、小金台等,反映出在燕下都附近以金台为中心,有众多与之相关的地名和高大的土台。
对于黄金台的所在地,历来也有争论,因为传说和记载中有多处黄金台。为此,有关文物专家和本文作者翻阅了大量史志类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基本上可以认定,当初燕昭王所建的招贤馆,即后世所传黄金台的所在地应在今河北定兴县西部的金台陈村。此村位于燕下都东城墙外不远处,当地原有高大的土台基。据当地地方史志和碑文记载,台上原建有昭王殿、招贤馆、钟鼓楼等一系列建筑,大殿前有古井。明代曾两次重修昭王殿,存有碑一通,记载重修事。台上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土台基也因周围群众用土而荡平,定兴县将古井、台址、碑刻列为文物保存。自鲍照之后,咏黄金台的诗赋日益增多,从隋唐到宋元明清,吟咏黄金台的作品不胜枚举。著名诗人陈子昂、李白、杜甫、黄庭坚、刘因等都有咏黄金台的诗作。一些封建帝王,如清康熙、乾隆皇帝等,也有咏黄金台诗。咏黄金台的赋亦不少,仅载于《文苑英华》的即有七篇。这些诗赋或抒情、或叙事,都从不同角度围绕黄金台而展开。如陈子昂《燕昭王》一诗咏到:“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③李白对黄金台情有独钟,写有多首咏黄金台诗,在其《行路难》第二首咏叹:“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俊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④
从众多咏黄金台的作者身上可以发现,他们具有济世的胸怀,向往战国时期那种自由竞争的环境,崇尚那个时代建立了不朽功业的君主和士人,燕昭王和乐毅的故事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他们渴望像乐毅那样建功立业。然而他们所处的专制而封闭的封建时期,每个人对封建统治者都是人身依附关系,士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独立人格的位置,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沿着统治者设计好的路走下去。士人们再也遇不到燕昭王那样理想中的折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