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实验诊断一般检查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3 初步诊断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现有的资料, 目前初步诊断是: 正常细胞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病毒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并出现形态变异,如包体增大,饱和增大,染色质疏松,胞质增多,嗜碱性增加,形成空泡,这种细胞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④D?hleih 小体: 局部嗜碱性区域,呈圆 形、犁形或云雾状,界 限不清,染成灰蓝色, 直径约1~2?m。常见于 严重感染。 二、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 ⑤退行性变: 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等。如胞质破裂后消失,只剩胞膜,则成裸核或篮状细胞。 二、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 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胞体大,直径达16~25?m,核分叶在5叶以上,甚至在10以上,染色质疏松。常见于巨幼贫、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二、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 3、棒状小体: 细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m,1 条或数条不定。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二、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 4、Pelger-Huet畸形: 又叫皮革畸形,细胞核为杆形或分2叶,呈肾形或哑铃形,染色体聚集成块或条索状,见于严重感染、白血病、MDS等。 二、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 异形淋巴细胞: 在传单、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时或过敏源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形淋色细胞。 分3型: 二、白细胞检查 –淋巴细胞异常形态 Ⅰ型(空泡型、浆细胞型): 最多见,胞体比正常LC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二、白细胞检查 –淋巴细胞异常形态 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伪足。核与Ⅰ型相同或更不规则。染色质粗糙致密。胞质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一般无空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 二、白细胞检查 –淋巴细胞异常形态 Ⅲ型(幼稚型): 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二、白细胞检查 –淋巴细胞异常形态 异性淋巴细胞(小结): 多为T淋巴细胞 Downey将其按形态特征 分为3型: I型(空泡型,浆细胞型) 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Ⅲ型(幼稚型) 正常人外周血偶见,不超过2%。 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最为多见,常大于10%,可达50%。 二、白细胞检查 – 淋巴细胞异常形态 二、白细胞检查 (五)类白血病反应 (leukemoid reaction) 概 念: 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多明显增高,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逐渐消失。 二、白细胞检查 病因: ? 最多见于感染和恶性肿瘤; ? 其次为急性中毒、溶血、失血,外伤、休克、大面积 烧伤、过敏、电离辐射等 。 类型: ☆按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多少分: ①白细胞增多性; ②白细胞不增多性 ☆按增多的白细胞类型分: ①中性粒细胞型; ②嗜酸性粒细胞型; ③淋巴细胞型; ④单核细胞型 二、白细胞检查 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明确的病因 有原发病 无 临床表现 原发病症状明显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