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或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由Charcot、Marie和Tooth(1886)首先报道,发病率为1/2500。 典型患者表现为遗传性慢性运动和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 临床特点是上下肢远端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弓形足。 根据神经传导速度不同将CMT分为1型(脱髓鞘型)和2型(轴索型) CMT 1型 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流行病学 最常见类型,约占CMT70% 好发年龄:10~20岁 男女比例:1:1 主要症状 行走困难或足变形 对称性远端足无力 约2/3病例有上肢受累 CMT 1型 临床特征 高弓足或平板足(75%) 轻度脊柱后弯(10%) 足部肌肉、胫前肌萎缩 外周神经肥大(25%) 踝反射消失(接近100%) 轻度感觉障碍(振动觉、触觉减退) 不对称性(10%) CMT 1型 临床特征 缓慢进展 少数病例在怀孕期加重 临床变异型 Roussy-Levy综合征(CMT 1+震颤) 早发性全身性无力 CMT 1型 CMT 1型 下肢远端肌萎缩、高足弓、耳大神经增粗 CMT 1型 CMT 2型 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流行病学 约占33%的CMT病例 起病年龄20岁左右,稍晚于CMT 1,也可在中年发病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接近CMT 1 较少有足和脊柱畸形 周围神经肥大、上肢受累、腱反射低下等较少见 20%可无症状 辅助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CMT1型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8m/S(正常50m/S以上) CMT2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接近正常 神经病理学检查 CMT1型:脱髓鞘、“洋葱头”样改变 CMT2型:轴突变性、有髓纤维减少 基因诊断 治疗 无特异治疗,仅能对症、支持治疗 物理康复治疗 拐杖、轮椅的应用 足下垂的矫正 避免神经毒性药物的应用 对有家族史者进行遗传咨询 遗传性共济失调 由遗传因素所致的以共济运动障碍、辨距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累及小脑及其传导纤维、脊髓后柱、锥体束、桥脑核、基底节、脑神经核、脊神经结和自主神经系统 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脊髓、小脑、脑干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 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Friedreich ataxia, FRDA)又称少年脊髓型共济失调,较少见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 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群患病率2/10万 9q13-q12.1 frataxin基因非编码区GAA三核苷酸重复序列遗传扩增所致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腱反射消失、深感觉异常、锥体束征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伴心脏损害、糖尿病和骨骼畸形等表现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 绝大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人群患病率约为8/10万~12/10万 以进行性平衡失调和肢体协调运动障碍为特征 部分SCA亚型已明确了基因定位,SCA多为基因内编码谷氨酰胺的CAG重复序列扩增而致病 病理 SCA共同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小脑、脑干和脊髓变性和萎缩 镜下可见小脑、脑桥、下橄榄核萎缩,细胞脱失伴胶质增生 辅助检查 神经影像学:CT或MRI检查可发现小脑、脑干萎缩 基因诊断:确诊及区分各亚型可用外周血白细胞进行PCR分析,检测相应基因CAG扩增情况 Type SCA-1:小脑萎缩明显 防治 目前本病无特异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减少患儿的出生 * A 正常见肌膜dystrophin蛋白表达(肌膜白色) B DMD dystrophin蛋白未表达 C BMD dystrophin蛋白表达减少,肌膜白色较正常淡 D DMD携带者,肌膜dystronphin蛋白部分表达,部分未表达 E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病人dystrophin蛋白表达 DMD 临床特征 肢体无力(肢带型) 脊柱前凸 颈屈肌无力, 可较早出现 Gower’s 征阳性 DMD 临床特征 腓肠肌假性肥大 (4-5 yrs) 腱反射减弱 膝反射早期即减弱,踝反射较迟 肌容积减少 关节挛缩,尤其是踝关节 扩张性心肌病 IQ减低(平均为88) 30%病例有头颅MRI异常信号 CK明显增高,EMG显示肌源性改变 BMD 临床特征 发病率为DMD的1/10 常在7岁后和20岁左右发病 30岁前多能行走 首发症状常为活动后痉挛性绞痛 假性肌肉肥大 Gower’s征阳性 扩张性心肌病 IQ减低较DMD少见,但较常人多见 CK增高,EMG显示肌源性改变 遗传学 致病基因dystrophy位于Xp21 70%是由于基因缺失或重复突变 30%是由于点突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