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鳞肉齿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概况.docVIP

翘鳞肉齿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概况.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翘鳞肉齿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翘鳞肉齿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摘要 总结了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s)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同时对该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翘鳞肉齿菌含多糖类、甾醇类、芳香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菌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菌等作用。   关键词 翘鳞肉齿菌;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s),又名獐子菌、钟馗帽和虎掌菌,隶属于白齿菌科(Bankeraceae)肉齿菌属(Sarcodon) [1-3],主要分布于德国、日本、波兰、瑞典和我国的甘肃、新疆、四川、云南、安徽、台湾、西藏等地 [4-7]。该菌夏末秋初生长在海拔2000~3000 m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地上,适宜的生长环境为:相对湿度80%~90%,土壤pH酸性,温度10~15 ℃[8]。该菌菌肉肥厚,味道鲜美,含丰富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珍稀名贵食药用菌 [7-14],深受人们青睐。中医认为,翘鳞肉齿菌性平味甘,具祛风散寒、舒筋活血、降低胆固醇之功效,有益气补血、和胃通便、解食物之毒、治头痛头昏等作用[15]。因此,近年来翘鳞肉齿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对翘鳞肉齿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翘鳞肉齿菌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   1.1多糖类   真菌多糖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是机体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的活性物质,毒副作用较小。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富含多糖,冯颖等测定翘鳞肉齿菌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1% [16]。MIZUNO[17]和SUKOWSA-ZIAJA等[18]研究发现翘鳞肉齿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多糖的单糖组成为岩藻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糖的衍生物为糖醛酸。然而,王雪冰从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其中葡萄糖的含量最高[19]。陈健等从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提取出两种多糖,分别命名为SIPa和SIPb,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2.12 × 105 Da和1.05 × 104 Da,红外波谱证实,其中SIPa 的糖链以β型吡喃糖苷为主;SIPa 是一种葡聚糖,SIPb 是一种杂多糖,含有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20]。HAN等从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到一种水溶性多糖HBP,分子量为4.3×105 Da,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鉴定出其结构(图1)[21]。   1.2甾醇类   TAKEI等[22]从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分离鉴定出甾醇过氧化物C28H44O3(图2)。才媛[23]亦从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出甾醇过氧化物和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C28H44O(图3)。   1.3挥发性成份   翘鳞肉齿菌特殊的麝香香气可使肉类更美味,尤其是对火腿肠的制作,并且在煲清汤过程中添加少许会给汤带来甜味[24]。2013年,才媛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其特有的香气做出解释,共检测到20种化合物,其香气成分主要是倍半萜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检测到的化合物分别是:2-甲基丁醛、2-甲基丁腈、N-(3-甲基丁基)-乙酰胺、十四烷、β-柏木烯、δ-杜松烯、荜澄茄烯、正十五烷、正十六烷、十七烷、降姥鲛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2,6,10,15-四甲基十七烷、植烷、十五烷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11-碳烯酸甲酯、油酸乙酯、棕榈酸丁酯[25]。   1.4其它   国内外对于翘鳞肉齿菌化学成分的报道除了以上几种外,其它成分及其含量测定也有研究。 BARROS等[26-28]从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分离出苯酚,抗坏血酸,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黄酮类物质,脂肪酸。黄悦等[29]从翘鳞肉齿菌的新鲜子实体中分离得到脑苷脂B、阿罗酮糖腺昔、三磷酸尿苷、尿嘧啶、腺嘌呤等化合物。MIZUNO 等[17]从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中提取出两种神经酰胺类化合物C34H67NO4(图4)和C34H65NO4(图5),并采用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出空间结构。SUKWOSKA-ZIAJA等测定翘鳞肉齿菌子实体甲醇提取物的吲哚类化合物含量为89.38 mg/100 g d.w.,其含量超过粘盖牛肝菌(34.11 mg/100 g d.w.),鸡油菌(29.61 mg/100 g d.w.)和松乳菇(18.42 mg/100 g d.w.)[30]。   2 药理作用   2.1抗肿瘤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翘鳞肉齿菌多糖对肉瘤细胞S180、肝癌细胞Hep G2、卵巢癌细胞HO-8910和乳腺癌细胞BT-474 、MCV-7的增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