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骆驼祥子中惯用语存在原因与作用.docVIP

浅析骆驼祥子中惯用语存在原因与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骆驼祥子中惯用语存在原因与作用

浅析骆驼祥子中惯用语存在原因与作用   摘 要:《骆驼祥子》中存在大量惯用语,这与作品描写对象、语言环境、作者的语言选择偏好、作家生活经历有关。这些惯用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能够反映人类的讽刺、幽默的语言趣味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关键词:《骆驼祥子》;惯用语;存在原因;作用   引言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语言极其口语化。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与他大量运用惯用语有关。惯用语是一种包含三个及以上音节、构成成分和结构相对固定、意义具有整体性的固定短语。本文试图从存在原因和作用两方面考察论述。   一、《骆驼祥子》中惯用语存在原因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成书于1937年,全书约15万字,共用了131条惯用语,共出现160次,惯用语的数量较为丰富。我们对比巴金《家》:《家》全书约为29万字,共用了26条惯用语。对比它们原因有下面几点。首先,他们生活年代一样,年纪相仿。老舍生于1899年,巴金生于1904年。第二,成书背景类似,描写的年代相差不远。《骆驼祥子》成书于1937年,描写年代是上世纪20年代末;《家》出版于1933年,描写的是五四运动时期。第三,他们文风相似。   1.1描写对象与语言环境   《骆驼祥子》描写下层车夫的生活,全文充满市井气息,惯用语符合这样的语言环境,《家》描写五四时期成都高家公馆的生活,全书共29万字,但惯用语很少,只有26条,而且过于市井气的惯用语没有。   (1)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一)   (2)觉新说:“……你答应几个“是”字就走出去,把一切都忘到九霄云外,好像没有听见他说过什么一样……”(巴金《家》九)   例(1)“老油子”指处世经验多并油滑狡黠的人,这两例中惯用语都充满了市井气息。例(2)中“忘到九霄云外”比喻把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家》没有类似“老油子”之类市井气息浓厚的惯用语。   1.2作者的语言选择偏好   《骆驼祥子》的人物对话中惯用语出现了48次,45条,人物心理活动中出现了15次,14条,作者对人物动作、环境的描写中出现了97次,79条,(有些惯用语用在了好几个场景中,导致这里的总条数超过131),而《家》中的惯用语人物对话中出现了17条,人物心理活动中出现了5条,还有4条是作者对人物的描述。这里可以看出在对事物、动作等进行描绘时,老舍喜欢用生动活泼的惯用语,而巴金喜欢用直白简单的话。   (3)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这么一想,他连虎妞的那回事儿都不想发愁了。(十一)   (4)屋里连落个针都可以听到。(十九)   (5)“冲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去再说!”(巴金《家》八)   (6)这个家庭如今走着下坡的路了。(巴金《家》三十三)   例(3)“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出现在祥子的思考中,例(4)“落个针都可以听到”用在描写环境。例(5)“不管三七二十一”为学生和督军府士兵的对话中出现的,例(6)“走下坡路”为高老太爷在思考高家的前途。虽然《家》中也有惯用语,但数量很少,这与巴金的描述手法有关。   1.3作家的生活经历   平民出身的老舍自幼便接触了大量的通俗民间艺术,因而,他的作品会在不自觉中受到这些影响,大量运用口语色彩浓厚的惯用语。巴金出生于地主官僚家庭,受西方影响深远,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二、 《骆驼祥子》中惯用语的作用   运用惯用语相对于平白直述,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含蓄幽默。   2.1惯用语可以形象描绘人物,塑造典型人物   (7)他(祥子)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五)   (8)真要是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十二)   (9)在巡警眼中,祥子是头等的“刺儿头”,可是他们也不敢惹“刺儿头”。(二十一)   (10)武的既拿不出手,只好给自己个台阶,她是逗着小福子玩呢……(十九)   (11)“地道窝窝头脑袋!……”(六)   从例(7)、例(8)两例的惯用语我们看到一个老实本分、爱惜名誉的祥子,而从例(9)、中的惯用语我们知道祥子变成了巡警眼中都头疼的地痞,好吃懒做。从例(10)、例(11)的惯用语,我们看到了一个欺软怕硬、看不起穷人的虎妞形象。这些惯用语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祥子和虎妞两个形象,塑造了“虎妞”和两个截然不同的“祥子”的经典形象。   2.2惯用语可以描摹世态环境,表现社会环境的阴暗   (12)万一兵们再退回乱山里去,他就是逃出兵的手掌,也还有饿死的危险。(二)   兵应是保护百姓的,而祥子居然被兵抓了,想“逃出兵的手掌”,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混乱。另外,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祥子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哦,从一个勤劳本分、小心翼翼的车夫变成一个好吃懒做的“刺儿头”,可见当时的社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