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词枝与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量词枝与支

关于量词枝与支   摘要“枝”和“支”是量词家族中非常普通的两个成员,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之处。“支”相对“枝”适用面更广,通用性更强,“支”正在不断地扩张着自己的地盘。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枝”和“支”算是量词家族中非常普通的两个成员,二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枝”和“支”是古今字,如《说文》:“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林义光《文源》:“即枝之古文。别生?l也。”作为量词,两者一直都可通用,直到近现代。如:   北齐贾思勰《齐民要术》:“移葱者,三支为一本。”   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沈月卿坐在我背后,我回头一看……只见他和了琵琶,唱了一枝小曲。”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便有一十五六岁的小和尚点了两支蜡烛来。”   郭沫若《前茅?前进曲》:“我们虽是枝孤军,我们有无数后盾。”   只是因为“支”的义项过多,为了减轻它的负担,人们在表示植物主干上分出的枝杈时,造了“枝”字。以上便是表述的量词“支”和“枝”的共通之处。但两者也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通用、毫无区别的,譬如语文教科书中“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这里的“支”是否可以改换成“枝”呢?带着困惑,我们分别分析一下“支”和“枝”字它们的来源,它们的所指以及它们的区别。   1 量词“枝”的语义及用法分析   “枝”是形声字,《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指树干上长出的枝条。“枝”作为量词时,主要有以下两种用法:   1.1 用于修饰杆状的东西   从“枝”在《说文解字》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因“枝”本为名词,义为植物枝条,其量词的范畴中心意义理所当然由这个名词意义发展而来。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像似性联系,常用“枝”来修饰植物枝条等杆状物。如下:   当鸽子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枝]新摘下的橄榄枝。   清明前开始做秧田,盛谷种的容器要插杨柳[一枝],作为谷种出芽率高的预兆。   我给他让了座,他坐下来抽出[一枝]烟给我,我用手挡住,他便自己吸了起来。   由于“枝”是指植物主干所分出的茎条,要与“干”相区别,所以定义本身就隐含着“不正宗”、“与其它相别”的内在涵义,与此同时进行了第一步范畴扩展,由一般的无特点的寻常枝条,扩展到特殊的有特点的突出枝条。如下:   生活的地球上,只要不是深山老林,不是孤独[一枝],总要有邻居在你的周围。   江头千树春欲阑,竹外[一枝]斜更好。   1.2 用来修饰带枝子的花朵   办完登记手续后,工作人员还将[一枝]鲜红的玫瑰送给每位乘坐这次航班的乘客。   韩湘子也是个漂亮小伙子,吹着笛子。何仙姑手擎[一枝]荷花。曹国舅穿着一身官服,皇亲国戚的派头还在。   追悼会结束时,200多名与会者向殉难者敬献了[一枝]洁白的菊花。最后,与会者乘船绕湖一周,并向湖里抛撒鲜花。   “枝”其义在隐喻的促动下继续向前发展,从具体的突出的一枝花朵发展到具有显而易见的附带抽象意味的意象。如下:   近年来,另外3家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也纷纷走向国际市场,改变了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枝]独秀的局面,在海外设立20多家机构。   今年第一季度,已实现产值4000万元、利税384万元,成为全省塑料行业的[一枝]奇葩,坐上了全国水泥包装袋生产“三强”的交椅。   2 量词“支”的语义及用法分析   “支”小篆的写法是手上拿着竹枝,前面提到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道:“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可见“支”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去竹之枝,竹去枝后便是竹竿,可用来做支撑物。古代陶文中的“支”便是手持竹竿顶着上面的覆盖物。这就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支”的词义来源。“支”也有枝条的意思,《诗?卫风?芄兰》中有“芄兰之支”语,朱熹集传:“支,枝同。”如上所述,“支”是“枝”的古字。“支”作量词时,有以下几种用法:   2.1 用于杆状物(同“枝”)   这种用法很是常用,如下:   有一种没有针头的注射器,它的外形像[一支]手枪,“枪口”细小,用药液做“子弹”。   在刻有凹槽的木条中,嵌一根黑铅芯,再把两根木条对折粘合在一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   假如把一个柱形茶叶筒放在桌上,旁边点燃[一支]蜡烛,茶叶筒就会投下清晰的影子。   2.2 用于队伍等   如下:   清朝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返回,忽然发现西南海面上有[一支]悬挂美国国旗的舰队快速驶来。   相传,在巍峨的祁连山南麓,美丽的青海湖东畔,驻扎着[一支]骠悍的蒙古军队,首领是大将格日利特(格热台)。   7年9月,毛泽东等同志领导湖南、江西边(下转第218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