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馆校合作 提升青少年阅读与素养研究
创新馆校合作 提升青少年阅读与素养研究
[摘 要] 文章以林州市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改变传统的坐等读者服务模式,开展创新服务,依托中小学图书馆,引导青少年阅读,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素质教育;创新服务;馆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1-91-3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reading and literacy of Teenagers by Innova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Library and College
Zhao Xiulin
(Linzhou Library,Linzhou,Henan 456550)
Abstract:With Linzhou library as an example,the essay discuss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public library that it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servicemode of waiting for readers, carries out innovative service, leads the teenagers toread relying 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libraries,and strengthens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eenagers.Meanwhile,it also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Teenagers;Quality education;Innovation service;Library-college cooperation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1]。青少年素质教育是关系“科技兴国”战略的育人工程,应该说,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承担教育职能的重要窗口与阵地,对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2]。
1 馆校合作,创新服务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着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阅读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偏僻的地理位置、僵化的管理体制、固定的作息时间、坐等读者的传统服务模式,导致丰富的藏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青少年除正常的学校课堂教育外,社会教育严重缺失。如何转变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与社会合作,使自己的服务成功拓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公益文化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林州市中小学分布情况
林州市现有人口120万,市区人口20万。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共18万人,其中,市区8万人,农村约10万人。农村中小学生比例占全市中小学生的近60%。全市建有中小学共558所。其中,小学486所,市区20所;初中64所,市区10所;高中8所,市区5所,其余中小学均设在乡镇和400多个行政村中[3]。市区建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1.2 中小学图书馆形同虚设
全市中小学图书馆除市一中、二中、五中等为数不多的重点高中图书馆业务正常开展外,基本上都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情况更糟。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图书馆都是应付“普九”检查时临时配备和成立的,所藏图书90%是学生捐献的,管理员也是由老师兼任或者教务处代管。管理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图书馆也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常常是“铁将军”把门,很少对学生开放。应试教育体制下,利用学校图书馆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意识非常淡薄。
1.3 农村青少年课余生活非常贫乏
调查中发现许多的农户家中,除了孩子上学的课本、教辅读物外,几乎再无其他书籍。在调查的50个家庭中,一年中没有买过1本课外读物的家庭几乎占到1/3,可见农村青少年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并不是买不起书,而是根本就没有利用课外读物开展青少年素养教育的意识。而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且可塑性强的人生发展重要阶段,求知若渴,不正确的引导往往使他们沉迷于游戏,走上迷路。
1.4 农村青少年读书欲望强烈
据对农村15所在校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