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与书体演变研究.docVIP

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与书体演变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与书体演变研究

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与书体演变研究   摘要:《说文解字》是中国汉语言文字学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540个部首是全书纲要,研究部首及部首字是研究《说文解字》的根本。文章以540部中的邑部所属字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邑部首字的构成方式、书体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最后对其演变规律进行总结。   关键词:《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书体演变;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36-02 收稿日期:2016-06-08   作者简介:董 越(1972―),女,河南淮阳人,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学、文字学、汉语史。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汉语言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字书。共收小篆 9353 个,以小篆作为字头,另有“重文” 1163 个,共说解 133441 字。许慎以其严谨的治学理念,坚持“以形为主,因形以说音说义”,着重从文字本身去探求本义,说解时一般先释其字义,次释其形体,最后说明字的读音,这样的一部内容丰富完整、自成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工具书的编纂和汉语言文字学科的影响深远。   《说文解字?邑部》共收字181个、重文6个。这些从属于邑部首的字构成了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整体,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汉字当中所蕴含的构形、排列、词义、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就《说文解字?邑部》的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的规律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说文解字》里的小篆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一次由政府参与对文字进行的改革。“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小篆与之前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相比,象形性减弱,已完全符号化,其主要的特点是线条婉转圆匀、字呈竖势。由于经过政府主导的人为规范,基本上一字一形,异体字减少。从造字方式上来说,用象形、指事、会意的方式所造的字数减少,形声字所占的比重增加。从《说文解字?邑部》的181个正篆和6个重文可知,181个正篆里面,只有邑和从反邑的一个字是会意字,其他179个正篆都是形声字。6个重文里面,有4个会意字。这几个重文只是跟正篆的造字方式不同,对重文的结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正篆本义的理解。这4个会意字的解释如下:   (1)“邦”的古文是亡从田,之适也,所谓往?u乃封,古文封字亦从之土。   (2)“岐”的古文是?J,从枝、从山。   (3)“?”的异体字?L[豳],美阳亭?u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从山、从?h,阙。   (4)“扈”的古文?Q是个会意字,从山、从邑。   为了对《说文解字?邑部》的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的规律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我们逐一分析了《说文解字?邑部》的181个正篆的字形和它们的构形方式及书体演变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见于《说文解字》的字中有8个金文字形是不从“邑”的,它们是:   就是后来的酆 (宅簋)。   就是后来的(井侯簋)。   就是后来的?{(井侯簋)。   就是后来的?(?始鬲)。   就是后来的?Y(?Y?F)。   就是后来的邳(邳伯?)。   就是后来的郯(令簋)。   就是后来的(鼎)。   (2)不从“邑”和从“邑”的金文字形同时存在的有9个,它们是:   郑,不从“邑”的字形是(郑同??鼎),从“邑”的字形是(哀成?t鼎)。   ?,不从“邑”的字形是(? 簋),从“邑”的字形是(?子)(蔡大师鼎)。   郾,不从“邑”的字形是(?]侯盂),从“邑”的字形是(郾侯职戈)。   鄂,不从“邑”的字形是 (鄂侯簋),从“邑”的字形是   (鄂君启舟节)。   邾,不从“邑”的字形是(邾公华钟),从“邑”的字形是(邾大司马戟)。   ?,不从“邑”的字形是(?季簋),从“邑”的字形是(?伯祀鼎)。   ?,不从“邑”的字形是(邓公簋),从“邑”的字形是(邓子午鼎)。   ?,不从“邑”的字形是(曾伯),从“邑”的字形是(?子鬲)。   不从“邑”的字形是(?t鼎),从“邑”的字形是(陈侯因齐?T)。   (3)只有从“邑”的金文字形有17个,它们是:   邦,金文字形是(盂鼎二);都,金文字形是(仲都戈); 郓,金文字形是(戈文); 邵,金文字形是(中山王厝?兀?;?,金文字形是(?孝子鼎);?q,金文字形是(?q子行盆);?},金文字形是(鄂君启车节);郢,金文字形是(鄂君启舟节);邡,金文字形是(鄂君启车节);郜,金文字形是(郜史硕父鼎);邛,金文字形是(?t姬);,金文字形是(?W?虹?);邗,金文字形是(?w孟?兀?;,金文字形是(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