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展示之脚本设计与诵读指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诵读展示之脚本设计与诵读指导

诵读展示之脚本设计与诵读指导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典作品,浩如烟海。如何让经典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日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经典诵读发起地的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试图从经典诵读展示“脚本设计”和“诵读指导”两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得之见。   2006年底,山东省桓台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经典诵读工程,历时三年,硕果累累。从此,沉寂了多年的校园,传出了“人之初,性本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琅琅读书声。孩子们被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所陶醉、所启迪。国学经典如春风化雨,浸润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感触颇多。在此,仅就诵读展示演出的脚本设计和诵读指导与各位同仁作从交流。   一、脚本设计   1. 主题先行。经典文化,源远流长,经典作品浩如烟海。诵读展示内容,应先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如爱国主题、战争主题、节日文化主题、乡音乡情主题、自然风物主题等等佳作,便于把握诵读的主线,这是脚本设计的奠基工程。   2. 精心选材。从众多作品中,精选出符合主题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感同身受,确曾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无奈。这就要求撰稿者,紧扣主题,反复筛选,找出与主题最适合,且在语言方面炉火纯青的佳作。笔者曾围绕“爱国主题”,精心选择了王昌龄的《从军行》、乐府民歌《木兰诗》、岳飞的《满江红》、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3. 组织材料。材料是杂乱无章的,按照内容的相近性,不妨将他们设计几个章节,使之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上,达到整体上的高度统一。笔者曾根据所选古诗文内容,把它们分成四个章节,即“沙场征战”、“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少年中国”。   4. 巧设过渡。材料分类后,思路愈见明晰,但材料之间的衔接问题又出现了。这就需要用富有诗意的精美语言去连接它们,使之从一个内容自然地链接到另一个内容上去,在语言逻辑上水到渠成,从听觉上真切自然。如,我用“青山有幸埋忠骨,惊涛有情唱英灵。说不完‘精忠报国’多少事,道不尽赤胆忠心几多情”自然引入了岳飞《满江红》的诵读内容。我还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我少年壮志,写我少年中国”引入《少年中国说》的诵读。   5. 分好角色。为了更好地展示诵读成果,需要对诵读内容进行角色分配。可设一男一女主持诵读。尤其是过渡语,更要精心设计,使主持的诵读成为引领队员理解作品,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的核心。如,开场白“(男)当把爱国之情融于一个个文字时,我们便能写出激昂的文章;(女)当把爱国之情编织成一串串音符时,我们便能奏出奋进的乐曲;(男)当把爱国之情洒向华夏大地时,(合)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便会找到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引出第一章“沙场征战”。在一分一合的诵读中,很快把作品引入意境。   6. 丰富效果。诵读展示,也应突出一定的舞台艺术效果,以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从军行》可设计成吟诵的形式;《木兰诗》可设计成独唱、舞蹈加后台方队互动的演出形式,力现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少年中国》诵读时,可设计6名男生随诵读节奏挥动红旗跑场,丰富舞台演出效果。   7. 合理配乐。经典作品极富节奏和韵律,古之就有合乐而吟(唱)的诗作。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即《阳关三叠》)、《关山月》等作品即是。适当编配音乐,可起到渲染诵读气氛,烘托作品情感的作用。开场音乐设计成一段优美深情的小提琴独奏,仿佛主人公向祖国诉说忠诚,让观众马上进入作品的意境。一段激昂的音乐引出《从军行》的吟诵,一段急促的号角音乐引入《木兰诗》的表演,由大号奏出的低沉、雄壮的音乐导入《满江红》的诵读、一段莫扎特“含泪式微笑”的音乐进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诵读,以小号奏出的辉煌乐章引入《少年中国说》的激情诵读……   二、诵读指导   1. 读准字音。对脚本上模糊不清的文字读音,要利用《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做到逐一“过关”,决不可“想当然”。为了更好地训练读音,开始可以对作品的韵味、情感稍微降低要求。读准字音,才能为后面的指导环节做好铺垫。如探讨“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中“车”的读音时,我通过查资料,请教其他老师,最后确定读“chē”;探讨“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中的“爪”字读音时,我借助字典,确定了“zhǎo”的读音。因为老师的疏懒而导致学生终生读错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值得反思。   2. 弄通文意。古诗文诵读是一项投入情感的美学体验活动,因此,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把握,直接影响诵读质量,不可忽视。这一步处理得当,能有效降低作品处理的难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就要向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