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的板层黄斑裂孔和全层黄斑裂孔-眼科学专业论文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在就读研究生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以及相关结果,知识产 权归属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和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本人在毕业离校前会将有关的研究资料和结 果全部上交导师,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学位论文直接相关 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须征得导师及导师所在单位的同意,并要求署 名单位仍为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和汕头大学·香港中文 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本人不得以本硕士论文的研究成果申报 研究课题。本人授权导师或导师单位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进行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导师及导师所在单位享有发表学位论文、申请成果和专利的权 利。
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论 文 摘 要
目的:对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全层和板层黄斑裂孔手术后视力及 OCT 影像 结构的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黄斑裂孔合并孔源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35 人的临床资料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图像。 根据术前 OCT 上黄斑裂孔的形态,将黄斑中心凹组织完全断裂的分入全层裂孔 组(Full-thickness macular hole,FTMH);在中心凹处视网膜内层断裂,外层光 感受器仍然相连接的分入板层裂孔组(Lamellar macular hole)。所有患者均接受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收集患者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和 OCT 图像,判断黄斑裂 孔闭合类型,测量外界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联接中断的长度。采用卡方检验,t 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差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黄斑裂孔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 35 人 35 只眼,其中 板层裂孔为 16 人(45.7%),全层裂孔为 19 人(54.3%)。术前全层组与板层组最佳 矫 正 视 力 差 异 无 明 显 统 计 学 意 义 (P=0.243) 。 板 层 组 的 黄 斑 裂 孔 直 径 (261.3±158μm),小于全层组(414.5±158μm),P=0.008。术后患者视网膜复位率及 黄斑裂孔闭合率均为 100%。术后板层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8±0.2LogMAR)结 果 好 于 全 层 组 (1.0±0.3LogMAR) , P=0.041 。 板 层 组 外 界 膜 ( 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ELM)层、内节椭圆体层(Inner segment ellipsoid,ISe)中断的范围 也少于全层组,P 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黄斑裂孔大小及症状持续时 间对于术后视力有影响(P 分别=0.005 和=0.036)。 结论:孔源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的黄斑裂孔中有板层裂孔和全层裂孔两种类型, 两者的几率相近。板层黄斑裂孔术后的视力及解剖结构的恢复较好。
【关键词】:黄斑裂孔,板层,全层,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Abstract
Purpose: To compare the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between the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combined lamellar and full-thickness macular hole after vitrectomy.
Method: Thirty-five eyes of 35 patients with macular hole coexisting with RRD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over a 4-year period. All of the patients underwent pars plana vitrectomy with gas or oil tamponade, and with or without internal membrane peeling. All of the patient were evaluated by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pre- and postoperatively. There were 16 patients in the lamellar macular hole (LMH) group and the remaining 19 patient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态能力视角下昆钢玉钢公司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脑电图在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的意义-临床医学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膜污染及其控制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优化及工艺特性试验研究-市政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自适应片上网络的设计与评估-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荷载下普通混凝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岩土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血压、尿蛋白定量与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妇产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血压模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心血管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麻醉专业论文.docx
- 动态补偿声光扫描实现双色成像的研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对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对氨基苯酚生产安全管理分析-工业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对澳洲高中化学教材《化学2》的分析研究-学科教学·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对绑架罪和抢劫罪界限的探析-法律学专业论文.docx
- 对版画概念的再认识-版画理论研究与创作专业论文.docx
- 对苯醌电子转移的红外伏吸法研究-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对阿里巴巴“余额宝”业务的法律分析-法律学专业论文.docx
- 对苯醌还原制备对苯二酚的工艺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对氨基苯磺酸包裹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制备及其应用-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度假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