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持续诊断与改进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在持续诊断与改进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引发创造性成果,它是人类智慧的核心。要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专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要解决的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和纽带,为整个教学设计合理的思维流程。
这次课例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深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目的是通过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并进行持续地改进,最终得出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为使研究过程更具有创新价值,我们在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胡庆芳导师的带领下,选择了三位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试教,就同一问题持续诊断、持续改进。
一、 三次试教课的历程
(一) 第一次课:试教
执教者是一位初中社会教师,她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复习课,课题为《关注日本地震、共建和谐世界――解读热点,落实考点》。执教者基于本次研究专题,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1)课堂交流反馈――考点链接;(2)透析时事热点――我也来出题;(3)课堂小结。
1. 教师设计的问题
(1) 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日本国民面对的却是一场真实版的《2012》。同学们是否知道日本究竟遭遇了什么灾难?后来又引发了什么灾难?
(2) 大家把课前家庭作业、课前自主学习的材料拿出来,说说你已经找到了哪些相关的考点。
(3) 大家对所列的考点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是否觉得有哪个考点与我们的材料并不紧密相关?
(4) 让我们来看看孙颖这一小组的题目。大家来评论一下其中的选择题,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
(5) 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第一时间向日本派出国际救援队。中国政府还向日本提供了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和2万吨燃油。现在网络上对中国援助日本有两个声音:一个是赞成;一个是反对并高呼“震得好”。对此,你怎么看?
(6) 你觉得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 问题诊断
(1) 教师设计了几个能够引发学生???新思维的问题,却人为地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例如:教师让学生互相评论所出的题目好在哪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可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自觉地自己就作了评价。
(2) 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几乎没有新问题的追加,完全以自己的理解来期待学生的回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命题特点时,一直都采用“是不是?有没有?怎么样?”等简单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3. 改进建议
(1) 应该多设计半开放或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大多提出问答式或封闭式的问题,在课堂上几乎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2) 应该设计供学生交流讨论的问题。如让学生讨论经典考题的特点,引发新的思维火花。
(3) 在处理学生的回答时,教师要注意倾听,要以和悦的态度去接受,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学生回答之后让全班学生评价、补充。
4. 效果
这节课围绕本次研究的主题,即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从形式及理念上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通过设计让学生讨论命题的特点及相互评价命题的质量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环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仅有形式、只关注问题的创新设计而忽略学生思维上的创新反应,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少从效果上看是不明显的。
(二) 第二次课:改进
执教者是一高中英语教师,他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模块六第四单元的Using Language“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执教者根据教学内容和第一次课的讨论结果设计了5个环节:(1)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讨论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2)课堂导入,讨论面对全球变暖我们能做些什么;(3)听读课文,理解大意;(4)角色扮演,继续讨论全球变暖;(5)全班分享就全球变暖所设计的海报。
1. 教师设计的问题
(1) 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this picture?
(2) Everybody knows that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nd warmer, but does it matter? Why do you think so?
(3) It is a terrible thing taken from the movie,The Day After Tomorrow. Will it happen in the future? What should be to blame for all these pr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