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顽症与莫扎特音乐疗法
管理顽症与莫扎特音乐疗法
在当今充斥喧嚣时代的关于大公司老板的书里,这些神人总是才能卓越、领导能力超群,如果市场的魔术师稍微一看不见,就能为他的企业赚来巨大财富。其实,这也挺符合传统的观点,那就是管理者都是由富有才能和正直的人担当的,因此名利双收也就实至名归。
不过,在哈佛大学研究领导能力的专家芭芭拉?科勒曼推出的《糟糕的领导》中,其观点却与此相左,她认为是目前的企业被糟糕的领导所充斥。“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被别人领导。这就是为何往往是最不配当领导的人成了我们的领导。”这几乎是一记闷棍重重地打在我们头上,令人眼冒金星。
金星冒过之后,实则是一阵窃喜:呵呵,领导我们的“头儿”原来并非个个是超人,他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犯错生病。而现在,终于有机会问责一直压在我们头顶的人,看看他们的病状究竟如何。
症状一:工作是我最好的休息
管理者把属下视为有病或弱者,我总没想通过原因。倒是这样的场景比较常见:企业突遭遇生死难关,大家束手无策,面面相觑,在此关头,只见“关键先生”――领导怒眼一瞪,发出“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靠我们自己”的口号,于是每个员工深挖潜力,以无畏加无私的精神,共渡难关,最后把企业搞上去了。
这样的经验被总结出来:管理者和员工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往往把企业(工作)放到第一位置,是命脉,而后者只是起到随从的作用。因此,如何激发、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因素,几乎成为了天下所有管理者的根本问题。
我们往往会在公司、厂矿墙上或员工手册中看到这样的文字、标语(领导者的发言稿中也较常见):
“工作是我的生命。”
“一到办公室,我就亢奋。”
“工作对我来说,真是太有诱惑力了。”
“工作是我最好的休息。”
“每天都有进步。”
“每个细节都很重要。”
“要有赢的激情。”
初见这些格言的确很有煽动人心的力量,在我们年轻的时代,说不定会有些人激动地把它们抄录在笔记本上;后来见多不怪,也就熟视无睹;如果今天还把这些格言当做信条的话,那我一定是有病了。
这正是“职场管理之正病”,其患者症状是典型的亢奋。铁腕人治。还有点儿唯我独尊。“发条人”形象。因而格外事多匆忙。擅于激发、动员和引导追随……
时代变得真快(进化的力量就大),当年“身先士卒”而激发人心的方式已经普遍失效(不排斥偶然还有一定效果的概率)。当今的员工们,知识型平台上的白领和高级蓝领,理性而讲究条理,注重现实而不轻易被感染……因此,简单的“格言式”或“挺身型”的管理方法已经过气了。在他们看来,这些明显带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格言背后,其实正掩盖着此类管理人士的不切实际性,是典型的管理胡话。
症状二:我厌倦因为我活着
其实,管理者常常在一个人时暗中自问:“我有没有创造价值?我是个受人欢迎还是为之厌恶的人?”
“职场管理之负病”就是我们通常能一目了然的症状,其特点却是隐性的,并有一种蔓延的趋势,关键在于这个职场病,是源于潜伏于现代工作场所表象之下的人类情感问题。在《糟糕的领导》一书中,作者列举出“拙劣领导”的7个表现,包括无能、刻板、放恣、无情、贪污、偏狭、邪恶。
比如无情,习惯在消极和不幸中寻找一丝安慰。看到属下完不成任务、出错,其内心自得:我没看走眼,他能力的确有问题。
而无能有时则表现在总被精疲力竭或萌生退意所围困,因此面对问题只有采取回避和退却的策略。
家庭生活和工作难以平衡的个案演变成大规模现状。
总之,厌倦工作才是根本原因。这已经成为现代通病了――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复杂的社会现象。
症状三:家长用手教孩子走路
另外,就是职场管理之难以划入上列的症状。其特点在于特定性的状态下,那样的管理方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定性――特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不合常规方式,但是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不适合挪为他用,不适合复制。暂时给它定名为“职场管理之巨能症”,一般发生在家族企业内(这里不谈一直以来被媒体负面宣传的事例)。
比如,老板自足于自己努力后所取得的权力和威信中。由于已有的成功,老板绝对相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最好的,而且是唯一的。正因为如此,老板容易将下属的反对意见看做不服从,而不是反馈。因此,这是“阿谀奉承”滋生最快的土壤。
沉迷于企业规模就是商业实力的幻觉。在中国,小型家族企业根本不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对手,第一代老板总将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根植到“富二代”血液里。“财阀”因此被接二连三复制――当年的长处变成了弱点,开始一代不如一代。
不按常规出牌起了很大作用,典型如“家长用手教孩子走路”。
地产界人物冯仑曾给家族企业指出一条路:让你的公司更张艺谋。这是诗人句式。我以为,家族企业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