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14 卷 第2 期 頁29-49 2018 年/夏季號
Taiw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14, No. 2, pp. 29-49 Summer 2018
墨西哥的族群政策
謝國斌
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摘 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究墨西哥的族群政策。作者從歷史社會學的
觀點出發,發現墨西哥的族群人口在殖民初期有西班牙殖民者、印地
安人與黑人三個原型,後來則依混血情形而發展出膚色階層制度。獨
立之後的墨西哥廢除了階層制度,而今日墨西哥的族群類別除了原住
民族之外,已經看不到白人與黑人的分類。究其原因,當代墨西哥的
族群政策乃是二十世紀初革命思想的遺緒。革命之初基於國家認同與
民族打造的工程,墨西哥知識份子與政府擁抱了混血主義,認為墨西
哥人是一個發源自印地安人的混血民族,因此不再有白人與黑人的分
類,因此也沒了種族主義的危害。混血主義仍是當代墨西哥族群政策
的主流,然而白化暗潮仍是值得關注的社會議題。至於墨西哥的原住
民族政策尚稱符合國際潮流,但其實施成效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關鍵詞:墨西哥、族群政策、混血主義
本文發表於台灣國際研究學會主辦之「墨西哥學術研討會」,2017 年 11 月 11 日,台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 科技與工程學院 3 樓會議室。
30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4 卷、第2 期(2018/夏季號)
壹、前言
墨西哥屬拉丁美洲國家,人口超過 1 億 2 千萬,僅次於巴西的 2 億,
是拉丁美洲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班牙語國家。墨西哥
除了具備上述重要地位之外,由於它與美國接壤,無論在政治、經濟、社
會、文化等方面,都與美國有密切的連繫,也因而讓其在國際政治經濟舞
台上有相當的能見度,甚至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若論及族群議題
(包含族群政治、族群關係、族群政策等),墨西哥與美國卻有迥異的發展
路線,即使兩國從殖民初期所面臨的條件相仿,都包含了歐洲白人殖民者、
美洲印地安原住民、非洲黑人等三個重要種族群體的互動關係。時至今日,
美國人口約有3 億2 千多萬,社會族群結構基本上是白人(72.4% )主導、
黑人(12.6% )弱勢,印地安人(0.9% )式微,亞洲人(4.8% )進入的態勢
(CIA, 2017b )。但是,在墨西哥社會,其族群結構並沒有白人、黑人、亞
洲人等類別,僅有混血者(mestizo, 62% )、印地安人(Amerindian, 30% )、
其他(other, 10% )等分類(CIA, 2017a )。
更精確來說,在墨西哥的人口普查裡,並沒有針對族群身分(ethnicity )
進行調查,與族群比較相關的僅有針對是否會說印地安原住民語言進行調
查,也因此可以據此估算出原住民的人口數量;至於其他非原住民人口則
被泛稱為混血者。從歷史與族群理論來看,墨西哥無疑是一個多族群的國
家,甚至在西班牙殖民時期還有相當細膩的族群階層制度(caste system ),
此制度先依據西班牙人(Spaniards )、印地安人(Indians )、以及非洲人
(Africans )為三個原型,再依各族群不同的交叉混血情形而劃分出多樣的
社會階層(Katzew, 2005 )。令人好奇的是,視覺上的白人、印地安人、黑
人等分類,至今其實仍可見諸於墨西哥的人口裡,但在官方的人口調查與
論述裡,白人與黑人的種族類別已經不復可見,僅剩下混血者與印地安原
住民兩大類型。
在視覺白人與黑人仍存在墨西哥社會的前提下,為何墨西哥的官方族
群論述僅剩下混血者與印地安人?這顯然涉及了官方族群政策的介入,只
是何以墨西哥會發展出與一般族群理論差異甚大的族群分類,其目的何
墨西哥的族群政策 31
在?此政策對於實際的族群互動又有何影響?本文將從歷史社會學的觀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