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诗歌题材之边塞诗
边塞诗典型意象表达情感
3边塞诗之意象烽火、狼烟、黄沙、宝剑、铠甲、鸿雁、鹰、马、胡笳、羌笛、琵琶、玉关、楼兰...
4边塞风光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5慨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6描绘战斗场面的宏壮令严星火诸君奋,直斩单于塞上归。
7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爱国忧国的情怀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8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9家中妻子对征人的惦念、凄清哀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10国破家亡后的伤感与依恋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11征人的思家怀乡情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陈 羽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 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注:①海畔:湖边。②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星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预示敌人的败亡。
从军行陈 羽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 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胡天晓。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
从军行陈 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陈诗写的是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给行军带来困难。(2分)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 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岑诗写的是在盛夏五月时火焰山炎威赫赫,常人视火山为畏途,而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必经此地,自然极其困难。
从军行陈 羽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 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胡天晓。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两者一极冷一极热,环境严酷有别。
从军行陈 羽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 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胡天晓。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从军行陈 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诗“红旗直上天山雪”运用借代的方法。“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冰天雪地中行军,队伍不乱,勇猛直上,画面生机勃然,展现的是唐军将士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 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诗“角声一动胡天晓”运用象征的手法,号角将胡天惊晓,实则意味着只要一声号令,唐军便可决胜,一扫黑暗,使西域重见光明。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征抵抗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