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些年,我们吃下的“胖胖糖”
人为什么爱吃糖
人的舌头实际上只能感受到四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其余的味道都是这四种味觉混合起来形成的。这四种味道在舌面上有各自对应的敏感区域。其中感受甜味的味觉细胞在舌尖分布的最多。于是,有人戏谑地说,舌头总能先尝到甜头。
每每看见大人这样哄小孩:“你要是乖乖的,我就给你糖吃。”就会想,为什么总是拿甜蜜的东西来作为奖励呢?没有大人会拿苦瓜或者中药来让孩子听话就范的吧。
当我们不再是孩子,甜食也比以前吃的少了很多时,一旦品尝到美妙的甜食,舌尖的愉悦引发浑身的舒畅,孩提时的美好回忆便伴随着甜味从心口中萌出。人类对甜味的嗜好让“甜蜜”远远超越了味觉体验,而“甜蜜”也因此成为了各种美好感受的代名词。
人们之所以喜欢甜食,与人类的动物本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在这“三兄弟”里,最容易被利用,转化为驱动人体运动、维持体温的物质就是糖。人的机体天生具有惰性,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所以相对于需要先花费力气“转化”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更加欢迎能够“拿来就用”的糖类。因此在三大营养物质中,糖是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
但是,糖作为能量物质有一个缺点:来得快,去得也快。它富含的能量远高于蛋白质,却又不似脂肪那般具有持久储能和供能的能力。它的效果是“即时的”,人体摄入糖份,然后直接利用。如果过剩,便将它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存起来。
所以与其说孩子们对糖有着天生狂热的喜爱,倒不如说他们是对摄入能量有着无限的渴求。有的研究还发现,有孩子在吃了很多糖――譬如糖果、蛋糕、软饮料以后,会出现短时间的亢奋。虽然有系统的试验和配套的分析显示,糖对儿童的表现力和行为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我们在吃了甜食以后,从心中荡漾出来的那种甜蜜的幸福感觉,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不一样的糖
这一代人的喝水习惯正随着各种软饮料的入侵而渐渐改变。
小林是典型的“喝着可乐长大”的一代。无论是炎炎的夏日,还是冰冻三尺的冬天,每天午睡起来如果没有一瓶可乐提振精神,他就会觉得整个下午都疲惫无力。
的确,可乐或者是瓶装果汁的口味非常讨喜,而且其中的咖啡因和糖类物质都能够提振情绪。而人们一般说起糖,脑海中跳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白砂糖。可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厂商对蔗糖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甘蔗种植业却因为气候变化而萎缩,蔗糖的价格渐渐提升,饮料生产的成本自然水涨船高。为了控制成本,厂家开始寻找另外的物质来替代蔗糖。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便宜高产、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玉米上。构成玉米粒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由许许多多个葡萄糖分子首尾相连而形成的,本身没有甜味,但是科学家通过淀粉酶的酶切手段,将一条长链的淀粉打断成一个个小小的葡萄糖分子,从而得到一个个具有甜味的葡萄糖。
想想看我们吃馒头的情景:馒头刚刚入口时是没有甜味的,但如果多咀嚼一会儿,嘴里就出现了一丝甜味――这是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工作成果。可是如果将蔗糖的甜度设为100,那么葡萄糖显然不够甜,大约只有70。
科学家经过研究又发现,果糖是自然界中最甜的单糖,分子式和葡萄糖一样,只是原子连接方式不同而已。通过一种叫做“异构酶”的物质,可以将葡萄糖的分子空间构型转换成果糖,甜度能跃升至173 ,这样转化而来的产品被叫做“高果糖浆”。这两个化学反应需要的条件很温和,玉米的产量也很丰富,生产甜味剂的成本因此大大降低,从而现在被食品工业广泛采用。于是,“高果糖浆”随着两大可乐公司的大规模使用而盛行。
让人不知不觉就多吃的糖
喜欢自己动手榨鲜果汁喝的黄女士发现,不论如何调配,她榨出来的橘子汁总是没有买来的瓶装果汁好喝,有些酸涩,入口口感也粗糙一些,而且,喝一杯就腻了,但是换了瓶装饮料,她能喝了再喝。
瓶装果汁良好的口感与“喝不饱“的特质,很大程度上与上面说到的“高果糖浆”有关。这种糖浆能够让食品里面的分子分布更“均匀”,从而产生细滑的口感。同时它带来的几乎两倍于蔗糖的甜味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悦了人的味觉器官。
另外,当蔗糖进入人体内,会被体内的酶分解为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分子,从而以能量物质的方式被人体吸收利用。当葡萄糖进入血液后,人体的“血糖指数”会上升――它是糖尿病人最熟悉的一个数值――过高的血糖指数会诱导机体分泌胰岛素和瘦体素。这两种激素一边发出“饱足信号”,一边代谢血液内的葡萄糖,人体因此产生“腻”和“饱”的感觉,停止对食物和糖的摄入。但果糖分子代谢途径和葡萄糖完全不同,不会引发人体产生胰岛素和饱足的感觉,也就是说会让人吃得更多。
曾经有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请2005名英国市民估计出本国最流行的几种饮品中含有多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2025)《CBT 3641-1994 船用锅炉本体修理验收技术要求》.pptx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共21课)(2021新版) .pdf VIP
- 2025新外研社版七年级上英语单词默写单(开学版).docx
-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发言稿.docx VIP
- 实施指南(2025)《CBT 3580-1994 船体钢板和构件修理测厚技术要求》.pptx VIP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措施.pdf VIP
- 2025年沪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实施指南(2025)《CBT 3637-1994 船用锅炉本体管件修理技术要求》.pptx VIP
- 实施指南(2025)《CBT 3538-1994 船用柴油机十字头修理技术要求》.pptx VIP
- 实施指南(2025)《CBT 3544-1994 船用柴油机曲轴修理技术要求》.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