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泛酸/遍多酸(VB3) 化学结构 泛解酸 β丙氨酸 VB3 存在方式 辅酶A(CoA~SH) 巯基乙胺 酰胺键 磷酸二酯键 泛酸 VB3 3`.5`-ADP (P447) 功能: 体内活性形式为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ACP) CoA及ACP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 泛酸在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分子中发挥作用 在酵母、肝、肾、蛋、小麦、米糠、花生和豌豆中含量丰富,蜂王浆中含量最多。 辅酶A广泛被作各种疾病的重要辅助药物。 (五) VB6 又称吡哆素,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皆属于吡啶衍生物 N CH2OH CH2OH HO H3C 吡哆醇(pyridoxol) N CH2OH CHO HO H3C 吡哆醛(pyridoxal) N CH2OH CH2NH2 HO H3C 吡哆胺(pyridoxamine) (P449) N CH2O— CHO HO H3C P (磷酸吡哆醛,PLP) 吡哆醇 吡哆醇氧化酶 吡哆醛 吡哆胺 吡哆胺转氨酶 ATP ADP 磷酸吡哆醇 磷酸吡哆醇 氧化酶 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胺 转氨酶 磷酸吡哆胺 ATP ADP 激酶 ATP ADP 在体内以磷酸酯形式存在,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其活性形式。 功能: 作为辅酶参加多种代谢反应,包括转氨、脱羧、氨基酸内消旋、Trp代谢、含硫氨基酸的脱硫、羟基氨基酸的代谢和氨基酸的脱水等。 动植物中分布广泛,谷类外皮尤丰富。 食物中富含,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供人体需要。 缺乏症:导致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机构的损害。 (六 ) VB12及其辅酶 维生素B12是含钴的化合物, 又称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e) 在自然界中只有微生物能合成维生素B12 ; 人体中VB12的吸收需要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内因子),两者结合后才能被小肠吸收。 (P450) R:-CH3 甲基钴胺素 R:5`-脱氧腺苷 5`-脱氧腺苷钴胺素(辅酶B12) 在体内转变成两种辅酶形式 4. 髓磷脂的生物合成减少,损害神经系统 缺乏症: 1. 儿童及幼龄动物发育不良。 2. 消化道上皮组织细胞失常。 3. 造血器官功能失常,导致恶性贫血。 广泛来源于动物性食品,肠道细菌可合成,不缺乏。 (七)生物素(VB7 ) 为含硫维生素,其结构可视为由尿素与噻吩环结合而成,并有一个C5酸枝链。 HN NH C O 尿素部分 HC CH H2C CH S 噻吩环部分 (CH2)4COOH 戊酸根部分 生物素(biotin) 尿素环上的一个N可与CO2结合 (P454) 羧化酶的辅酶 生物素是细长针状的晶体,熔点232℃, 耐热和酸碱,微溶于水。 功能: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 在CO2固定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来源广泛,肠道能合成,人体一般不会缺乏。 新鲜鸡蛋中含抗生物素蛋白——大量食用可致生物素缺乏。 大白鼠严重缺乏时,后脚瘫痪,广泛的皮肤病、脱毛和神经过敏。人类缺少生物素可能导致皮炎、肌肉疼痛、感觉过敏、怠倦、厌食、轻度贫血等。 (八)VB11(叶酸-造血维生素) 化学结构 2-氨基-4-羟基-6-亚甲基蝶呤 对氨基苯甲酸 谷氨酸 叶酸—蝶酰谷氨酸 蝶酸 (P456) 存在形式——四氢叶酸(辅酶F、CoF) 谷氨酸 叶酸 F4,THF H 二氢叶酸 5 6 7 8 H H 四氢叶酸 5 6 7 8 H H 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methyl methylene methenyl formyl formimino 功能:一碳单位脱除酶的辅酶 传递一碳基团 叶酸参与甲硫氨酸、嘌呤、胸腺嘧啶的合成,在细胞分裂旺盛时需求量很大。因此孕妇需补充。 肿瘤患者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控制肿瘤生长,如氨甲喋呤和氨基蝶呤是肿瘤生长的抑制物。但是这些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仅能用于短期治疗。 磺胺类药物可竞争性地抑制细菌叶酸的合成,导致繁殖中断。 临床上用作治疗巨红细胞性贫血。 广泛存在于肝、酵母及绿叶蔬菜中,肠道细菌可合成。 坏血/病—— 毛细管脆弱、易碎 表现为牙龈发炎出血,皮肤出现小血斑、 VC防治坏血病——抗坏血酸 化学结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 (十) VC(抗坏血酸) 人体、灵长类动物及豚鼠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获取 (P461) 还原型 氧化型 VC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VC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 3. 有防贫血的作用。刺激免疫系统,可防止和治疗感染。 * 第四章 维生素和辅酶 vitamin (一)发现记(1906年英国) 纯化饲料 矿物质、蛋白质、脂肪、核酸、糖 纯化饲料+极微量牛奶 牛奶中存在需要量极少,但生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读写教程Unit 5 英语读写教程课件.pptx VIP
- 名校课堂八上物理电子版不带答案.doc VIP
- 2025年试题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题+答案.docx VIP
- 2024年版羽毛球馆租赁协议样本.docx VIP
- 要素式起诉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doc VIP
- 焙烧炉天然气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三政治测试题.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3年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