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仁”、“天命”——孔子的内在超越之路 - 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docx

“礼”、“仁”、“天命”——孔子的内在超越之路 - 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doc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西南财经大学 “科学与伦理”经典阅读征文活动一等奖 “礼”、“仁”、“天命”——孔子的内在超越之路 法学苏晨摘要 “礼”、“仁”、“天命”作为孔子思想的三个方面,是构建孔子乃至儒家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礼”古已有之,孔子终其一生提倡“克己复礼”,在这个过程中则发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概念“仁”,从而由外在的规范走向了内在的超越,原本具有原始意义的“礼”让位给本体意义的“仁”,赋予“君子”以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个体独立意识的觉醒。与此同时,孔子的“天命”观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高扬了个人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精神,使其内在超越之路更为完善、更具现实的丰富性。 关键词:仁、礼、天命、内在超越 一、“礼”:对历史的超越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大概是学术界取得的一个共识。在《论语》里,“礼”出现了75次,而“仁”多达108次,仅仅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仁”无疑是最为孔子所看重的价值概念 有关孔子的真实史料,学术界基本上没有争议的就是《论语》,其他的像《春秋》、《易经》、《礼记》等作者是否为孔子尚有争议,故这里主要根据《论语》来谈孔子思想,其他的仅作参考。——笔者注。当然,这种数字式的粗略统计显然存在很大的漏洞,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相对于108次的“仁”来说,75次的“礼”没有绝对优势,但毋庸置疑,相比于《论语》里其他概念,“礼”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从孟子的“四端”说将“仁”赋予人的道德实践的先验性到宋明理学把“仁”视为“天下之正理” 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1页的 有关孔子的真实史料,学术界基本上没有争议的就是《论语》,其他的像《春秋》、《易经》、《礼记》等作者是否为孔子尚有争议,故这里主要根据《论语》来谈孔子思想,其他的仅作参考。——笔者注 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1页 如果揭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努力去寻找其真相的话,从思想发展的现实来看,“礼”在孔子思想的成书和发展过程中则比“仁”更具原始意义。 如果说“仁”是孔子所特别赋予的价值理念的话,根据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为学原则,“礼”则是孔子所遵循的对象。《论语》中孔子一直在感喟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无礼可循的社会现实: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孔子对于“夏礼”和“殷礼”是非常熟悉的,其一生所要恢复的也是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而对于“礼”的学习一方面是孔子一生“信而好古”的对象,如孔子“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另一方面,“礼”成了孔子思想的起点。 在孔子之前的《春秋》里,关于“礼”的记载和使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了,兹举几例说明之: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 “夫礼,所以整民也。”《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春秋左传·僖公十一年》 “昭子告其人曰:‘右师其亡乎!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今夫子卑其大夫而贱其宗,是贱其身也,能有礼乎?无礼必亡。’”《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这几则例子对于孔子以前“礼”的定位问题极具代表性。第一,在孔子以前,礼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说明“礼乐”制度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一种制度,它甚至能够“经国家”,是“国之干”;第二,“礼”逐渐摆脱了原始祭祀的“仪节”而被赋予了“天经地义”式的“法则”“法则”即“彝”,在孔子以前的文献中“礼”多指祭祀仪节,“彝”则有“法则”的意思,见《诗经·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蔡仁厚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随着社会时代的推移,‘彝’字的意涵渐次移植到原本只祭祀仪节的‘礼’里面,使得‘礼’ “法则”即“彝”,在孔子以前的文献中“礼”多指祭祀仪节,“彝”则有“法则”的意思,见《诗经·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蔡仁厚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随着社会时代的推移,‘彝’字的意涵渐次移植到原本只祭祀仪节的‘礼’里面,使得‘礼’的意旨

文档评论(0)

189****0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