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纳米材料制备.ppt
第三章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教学目的:讲授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重点内容: 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气体冷凝法、化学气相沉积法) 液相法制备纳米微粒(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 难点内容:溶胶凝胶法 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分类: 1 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2 根据制备状态的不同,制备纳米微粒的方法可以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等; 3 按反应物状态分为干法和湿法。 大部分方法具有粒径均匀,粒度可控,操作简单等优点;有的也存在可生产材料范围较窄,反应条件较苛刻,如高温高压、真空等缺点。 ①机械合金化法---高能球磨法 将合金粉末或预合金粉末在保护气氛中,在一个能产生高能压缩冲击力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研磨,可将金属粉末、金属间化合物粉末或难混溶粉末研磨成纳米颗粒,并可在很微细的尺寸上达到均匀混合。 钛合金和钛金属间化合物采用高能球磨可制得10nm左右颗粒。 纯元素(C、Si、Ge(锗))、金属间化合物(NiTi 、Al3Fe Ni3Al、Ti3Al等),过饱和固溶体(Ti-Mg、Fe-Al、Cu-Ag等),三元合金系(Fe/SiC、Cu/Fe3O4、 Al/SiC)的纳米材料已被制备。 优 点: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体系广、产量大,耗时短(几到十几小时),已成为纳米材料制备的一种主要方法。 6.1 ②热分解法 加热分解某些金属盐类后,得到组成均一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超细微粉。如将ZrOCl2·8H20或Zr(0H)4加热到350~1200℃分解得到纳米Zr02。通过调节温度、时间可控制Zr02的晶型、粒度,在此盐分解温度略高的温度下进行热分解。 §6.2气相法制备纳米微粒 1 定义:气相法指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为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微粒的方法。 2 气相法法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①表面清洁; ②粒度整齐,粒径分布窄; ③粒度容易控制; ④颗粒分散性好。 3 优势: 气相法通过控制可以制备出液相法难以制得的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非氧化物超微粉。 4 加热源通常有以下几种: 1)电阻加热; 2)等离子喷射加热; 3)高频感应加热; 4)电子束加热; 5)激光加热; 6)电弧加热; 7)微波加热。 不同的加热方法制备出的超微粒的量、品种、粒径大小及分布等存在一些差别。 1 定义: 气体冷凝法是在低压的氩、氮等惰性气体中加热金属,使其蒸发后形成超微粒(1—1000 nm)或纳米微粒的方法。 3 气体冷凝法的原理,见图。 整个过程是在超高真空室内进行。通过分子涡轮使其达到0.1Pa以上的真空度,然后充人低压(约2KPa)的纯净惰性气体(He或Ar,纯度为~99.9996%)。 欲蒸的物质(例如,金属,CaF2,NaCl,FeF等离子化合物、过渡族金属氮化物及易升华的氧化物等)置于坩埚内,通过钨电阻加热器或石墨加热器等加热装置逐渐加热蒸发,产生原物质烟雾,由于惰性气体的对流,烟雾向上移动,并接近充液氦的冷却棒(冷阱,77K)。 在蒸发过程中,原物质发出的原子与惰性气体原子碰撞而迅速损失能量而冷却,在原物质蒸气中造成很高的局域过饱和,导致均匀的成核过程,在接近冷却棒的过程中,原物质蒸气首先形成原子簇,然后形成单个纳米微粒。在接近冷却棒表面的区域内,单个纳米微粒聚合长大,最后在冷却棒表面上积累起来。用聚四氟乙烯刮刀刻下并收集起来获得纳米粉。 4 气体冷凝法影响纳米微粒粒径大小的因素: 惰性气体压力, 蒸发物质的分压,即蒸发温度或速率, 惰性气体的原子量。 总之,纳米粉体粒径的控制 [1] 可通过调节惰性气体压力,温度,原子量; [2] 蒸发物质的分压即蒸发温度或速率等来控制纳米粒子的大小; A 蒸发速率的增加(等效于蒸发源温度的升高)粒子变大 B 原物质蒸气压力的增加,粒子变大 C 惰性气体原子量加大,或其压力增大,粒子近似的成比例增大。 5 气体冷凝法优点: 表面清洁, 粒度齐整,粒度分布窄, 粒度容易控制。 §6.2.2 溅射法 溅射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原理:如图 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Ar气(40~250 Pa),两电极间施加的电压范围为0.3~1.5 kV。 由于两电极间的辉光放电使Ar离子形成,在电场的作用下Ar离子冲击阴极靶材表面(加热靶材),使靶材原子从其表面蒸发出来形成超微粒子,并在附着面上沉积下来。 用溅射法制备纳米微粒有以下优点: (i)可制备多种纳米金属,包括高熔点和低熔点金属。常规的热蒸发法只能适用于低熔点金属; (ii)能制备多组元的化合物纳米微粒,如Al52Ti48,Cu91Mn9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