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痛诊治 头痛的回顾 1.《内经》记载大量头部与经脉、脏腑的联系及对应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2.《伤寒论》仅仅论述了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等头痛的见症并治。缺少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因为二者与头部无经脉的直接连属。 3.《丹溪心法》提出头痛“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4.《东垣十书》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六经头痛是按照部位划分,前额属于阳明,后头属于太阳,两侧属于少阳,颠顶属于肝经。实际上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上引经药是无实际意义的。 头部之经络连属 甲、太阳经:后头连项。即感冒时项背难受之因。 小肠手太阳之脉,…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人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拙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人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骼内… 乙、阳明经 主颜面前额(大体或总体上说)并连眉棱骨。 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挨鼻孔。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额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人上齿中,还出狭 口, 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 丙、少阳经 分布于两颞侧连耳部。 三焦手少阳之脉,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曲下颊至拙(错字);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突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拙(同上),下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 丁、厥阴经 布于巅顶。《伤寒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肝足厥明之脉,…上贯膈,布胁助,循喉咙之后,上人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六经气血 多气多血惟阳明, 少气太阳厥阴同, 二少太阴常少血, 六经气血需辨清。 此为六经脉之所以可否用放血疗法的根据。 11.六经头痛 阳明头痛:痛在颜面,首虑阳明。 取穴:中脘(胃的募穴,从阴引阳)、头维、阿是穴、合谷、内庭,印堂,太阳。 眉棱骨疼(三阳经和肝经)(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多寒。用宣奇散:羌活、防风、黄芩、甘草 取穴:太阳、印堂、头维, 昆仑,合谷,太冲,中脘(贺普仁《针灸治痛》)。 为风毒,火热(湿热,酒毒 ) ,实在阳明,虚在太阴。 实热症用白虎加白芷 湿热用白虎加苍术或者半夏泻心汤 便秘用承气汤 风邪为患口眼歪斜者用葛根汤。 少阳头痛 颞侧(不包括耳下,耳下前,耳下前为阳明经循行部位)。 取穴:局部:太阳、丝竹空透率谷、阿是穴。 近取:外关、中渚、列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合谷。 远取:足临泣(木) (地五会)、侠溪。随证治之。 实证:丝竹空放血(丝竹空治头风宜放血)。加上四神聪(平肝熄风)、行间(泻实火)。 属性为火为热为郁。 外感当用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姜枣),便秘加大黄, 太阳头痛 后头、额头、颈项肩背等太阳经循行的部位。 取穴 局部:天柱、后顶、脑会、阿是穴。 近取:后溪、支正。 远取:昆仑、(在膀胱经穴位)至阴(越远越有效)点刺放血,即可治愈。(贺普仁《针灸治痛》)。 属性:寒邪-麻桂葛根汤证 郁-太阳经气郁滞 虚-不病或者体衰亦可致病。 葛根 葛 麻黄,桂枝 根 芍药 汤 甘草 8.厥阴头痛 为巅顶头痛:足厥阴肝经上达巅顶。 定位:头顶(百会周围) 取穴 局部:百会、四神聪、阿是穴、上星、前顶。 近取:合谷。 远取:太冲(行间)。 析:合谷、太冲为四关穴,可以平肝熄风。 厥阴头痛 吴茱萸 吴茱萸汤证: 生姜,枣 人参 厥阴上为心血,若病多与心痛胸痛并见,下为肝,肝为风木之脏,风阳上扰,气血郁滞,可谓痛证,方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 厥阴头痛病历 病例1:2005年7月,一女,约38岁,因为家庭问题长期抑郁不快,巅顶疼痛。 针刺取穴:百会、太阳、印堂、神门、合谷、太冲等穴位。针刺十余次后大为减轻,头上沉重感消失,仍觉有些头痛,但已不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