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摘要:本研究是对2005―2006年间CSSCI所收录的2633篇心理学学科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以及这些论文引用频率较高的论著的分析成果。通过对两年中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学科研究热点,通过对年度关键词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本学科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热点;研究趋势;CSSCI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2-0070-04      一、引言      心理学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学科,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心理学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变化巨大、发展迅速的学科来说,如何把握它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心理学领域的每个学者都必然高度关注。长期以来,中国的心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主要依赖于该领域专家的直觉判断,而本文将另辟蹊径,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有关数据,即分析被引用最多的论著主题和被标引最多的关键词来讨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从本文的分析结果看,其分析思路合理有效,提供了从另一视角探索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基础心理学到应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主题不断推陈出新。分析心理学研究热点,有助于看清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学者所关注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同时也部分折射出该时期人们的心态、价值取向以及心理问题等等,从而明晰当前心理学发展的脉络。      二、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分析      2005-2006年间,中国心理学学科有了长足进步,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成果颇丰。为了客观地反映心理学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和研究发展趋势,CSSCI将2005-2006年间所收录的心理学论文中的关键词抽取出来并进行频数统计,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列出,形成表1。   表1集中体现了近两年来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所在。如前所述,中国心理学研究机构主要是各大高等院校,研究者对身边人群――大学生的敏感度相对较高,这不仅说明大学生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群体,而且也是最容易获得数据资料的群体;其次是对儿童的关注,其关键词标引论文篇数为120篇,接下来是以心理健康、横断面研究、中学生、心理理论、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学、幼儿、人格等等为关键词的研究。可以说,中国心理学学科的覆盖面较广,既包含抽象层面的理论探讨,也涉及具体层面的社会实践生活。         三、中国心理学研究形式分析      随着心理学在改革开放后的长足发展,国内许多新的研究单位应运而生,逐渐形成强弱、新老合作互助模式,推动中国心理学向横向与纵向双轨道发展。这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从学科专业划分来看,中国心理学发展方向分为基础与应用两大领域;从学科研究视角与路径来看,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存在一定的交叉学科的渗透。   本部分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形式分析,仍然建立在对CSSCI收录论文中的热点关键词的基础上。从表1可以看出,有些关键词的出现次数在这两年中有着明显不同,我们将以这些词汇的变化趋势作为分析今后中国心理学研究走向的基础。   表1中,2006年与2005年相比,出现次数明显增加的标引关键词中占据首位的是“儿童”一词,加上同样大幅增加的“青少年”,表明了社会对下一代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进一步研究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正视和解决青少年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如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社会适应不良等。中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核心家庭大规模出现,独生子女数量剧增,父母将所有的热情和希望都倾注在唯一的孩子身上,这一方面导致了当今的儿童养育方式同传统社会有重要的区别,另一方面也使得儿童早期教育和引导逐渐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于是引起了心理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另外,由于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将来的命运,因此,国家研究基金对此也有较大的投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呈上升趋势,表明人们对寻求科学手段来达成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的重视。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同时,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式各样的生活、工作、事业等压力扑面而来。在这种状况下,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教育”二字,即预防为主,应区别于与以治疗为主的“心理咨询”、“精神卫生”、“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等。   对“心理理论”研究的热度有增无减。2000-2004年间标引篇数由3篇上升到16篇。继续攀升至2005年和2006年的24篇。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