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2中医诊断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课程教学大纲2中医诊断学

3.9 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高校代码及名称:10419-井冈山大学 专业代码及名称:100501-中医学 目 录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2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11 《临床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21 《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35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50 《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75 《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123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136 《针灸学》课程教学大纲 154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161 《内经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167 《温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175 《医古文》课程教学大纲 . 187 《各家学说》课程教学大纲 191 《伤寒论》课程教学大纲 195 《金匮要略》课程教学大纲 215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 224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236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242 《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293 《西医外科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301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30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16 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 Basic Theory of TCM 执笔人:肖凤仪 编写日期:20 17 年9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编号:100501K15 2. 课程性质/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3. 学时/学分:88 学时 /5.5 学分 4. 适用专业:中医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学的 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和熟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2) 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3) 掌握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 (4) 掌握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树立整体观念的思想来认识疾病、诊治疾病; 能运用阴阳五行的思维方法,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 能运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对常见病证进行病因病机分析; 能初步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对常见典型中医病证确立治疗原则。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6 学时) 1.主要内容: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2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4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2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2 )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3 )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3 .自学内容: 学习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 (二)精气、阴阳、五行(10 学时) 1.主要内容: 2 (1)精气学说 ①气的基本概念、精气的概念。 ②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是天地万物 之间的中介;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③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 )阴阳学说 概述 ①阴阳的基本概念。 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 相互转化。 ③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