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藏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云南藏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迪庆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世界著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带,是两江流域乃至西南地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在“生态立州”的战略指引下,迪庆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一、迪庆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向生态环保靠拢
“十二五”期间迪庆州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是建州以来经济跨越发展最快的五年。GDP从2011年的96.3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61.14亿元,绝对值增加64.75亿元,增长53.98%。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水平、三产大发展”的要求,以重点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9.3:38.5:52.2调整为2015年的6.7:34.9:58.4,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9.62%,其中,2015年全州能耗总量累计为11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8%,规上工业能耗累计为1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
(二)生态环境建设协同四大支柱产业发展
按照“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的发展战略,以生态环境建设融合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旅游、生物、水电、矿产四大支柱产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一是开启乡村生态观光旅游新航线。金丝猴的故乡塔城镇围绕“突出特色,宜居宜游宜业”的定位,以加入“漫寻记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方式发展家庭接待服务业,自旅社建成以来,国内外游客爆满,年营业收入达20万,净利润达每年8万元左右。“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达16.8%,带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保持在50%以上水平,增加值较“十一五”翻了近一番。二是水电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挺进。“十二五”期间水电总装机容量从2010年78万千瓦发展到2015年的139.3万千瓦,增长了1.8倍。2015年全年发电量为29.1亿千瓦时,实现电力生产总值9.32亿元,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6%。三是通过配置、收购、参股、兼并、合并、联营等方式,矿产业形成一个大企业带动一个大产业的发展局面。四是发展特色生物产业带动农民致富。依靠优势产业种植及规模化特色畜禽养殖,带动农民致富。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87元,同比增加622元,增长10.6%,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三)工业园区集聚发展能力显现
依托迪庆州生物、矿产、水电资源分布特点,形成“一园七片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园区规划总投资185.3亿元。入园工业企业47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户,生物企业32户。“十二五”期间园区工业总产值较“十一五”增长147.7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7.98%,工业增加值增长113.5%。工业园区推进迪庆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
(四)金融“撬动”经济发展作用明显
迪庆州金融系统不断改善金融服务,突出重点,较好地促进全州经济较快发展。截至2015年末,全州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98.39亿元、169.76亿元,较2010年末分别增加158.82亿元、82.76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8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23.7亿元,增长30.08%;涉农贷款余额117.79亿元,较 2010年末增加53.09亿元,增长45.07%;迪庆州四大支柱产业贷款余额64.88亿元,占贷款余额的38.22%。
(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迪庆州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o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林产业建设等项目,2015年,迪庆州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一是投入资金。迪庆州先后投入10亿元资金,通过加强高原原生植被培育和繁殖,实施金沙江、澜沧江防护工程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二是推进“国家公园”管理模式。2015年,普达措国家公园通过5A景区评审,运用“以公园建公园、以公园养公园”的路子,普达措国家公园以4.6%面积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区域95.4%范围的有效保护。“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已在虎跳峡、梅里雪山、香格里拉县大峡谷和塔城滇金丝猴等景区陆续推广。目前,已划分生态功能区20个,受保护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05%。三是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迪庆州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437248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8.32%。
二、存在问题
(一)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
一是支柱产业的开发与环保的矛盾。水电和矿产两大支柱产业是迪庆州两大优势资源,是迪庆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两江”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