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山市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评价
佛山市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评价
摘要:佛山市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自2008年启动片区改造工程,现已完成6条风貌保护街巷和10个文保单位的修缮工作。风貌保护街巷经过空间整合与功能重构,基本保留了岭南传统风貌;各文保单位已完成修缮,但利用情况不佳。针对街区内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提出扩大参与、严格控制、丰富体验、加强宣传等建议。
关键词:佛山名城;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评价建议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5-12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3-13
祖庙东华里片区地处佛山市禅城区中部,自古就是佛山古镇的核心区域,是佛山历史城区内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历史街区。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片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佛山市划定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并在2008年启动了片区改造工程。祖庙及东华里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涵盖了大部分文物建筑,总面积为28.35hm2,核心保护范围11.32hm2。此片区的旧城改造项目“佛山岭南天地”至今已启动6年有余,基本完成一二期工程。已完成部分的空间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值得回顾与反思。
1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与存在问题
1.1保护价值
祖庙东华里片区属佛山古镇核心区域,区域内保存了众多历史文化资源。
1.1.1古镇风貌
祖庙东华里片区属佛山老城中部的商住混合区。片区内呈现出明清以来形成的功能分区,主要为商铺聚集区、家庭作坊聚集区和宗族聚居区。片区内里巷密布、纵横交错,街道布局顺应地形发展、狭窄而曲折,部分街巷宽虽仅容两人并行,但颇有生活气息。原有街巷肌理,体现了清末民初佛山古镇风貌。
1.1.2传统建筑
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包括祖庙、家庙、商铺、会馆、民居、义仓等。建筑形式则分为竹筒屋、三间两廊式民居、西式洋楼、近代骑楼等。区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19处。此外,还有大量民居、商铺、当楼、土府等传统历史建筑(表1),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1.1.3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佛山古镇的核心区域,本街区还保存着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历史名人故居、祖庙北帝诞的民俗巡游、佛山狮头扎作、木版年画印制、金银铜箔生产工艺、粤剧曲艺、八音锣鼓、南派武功、木鱼书、扒龙舟等,在该片区内仍然有迹可寻。
1.2存在问题
佛山市政府在开发时机不成熟时对该街区采取了“冻结”性的保护措施。然而,当前周边成片旧城改造带来的空间品质提升和地价房价上涨已威胁到了破败的历史街区保护。
一方面,造成居民在原有街区的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使街区缺乏活力。祖庙东华里街区传统民居密集,共有砖木结构建筑超过20万m2,但许多已严重破损成为危房。街区内滞后的旧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毁,而卫生条件极差、消防设施落后、电器电线老化、疏散通道不足、污水排放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街区内的很多老字号产业建筑被弃置,残垣断壁占用了大量土地,居民缺乏基本的公共绿地空间。
另一方面,街区环境恶化增加了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难度,许多文物处于消极保护或无保护状态,大量传统民居楼面腐烂、门窗不全、装饰残损。由于对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不强,居民随意改变院落结构、拆改历史建筑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十年来街区不断搭建大量民居,众多青云巷都被堵死,部分祠堂建筑也被改造成为仓库和工厂。
正如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所面临的窘境,祖庙东华里街区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其脏乱差的现实环境相冲突,使得对街区的保护成为一大难题。
2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现状
“佛山岭南天地”旧城改造项目欲通过置换用地功能达到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目的,将原来以居住为主的城市功能置换为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功能街区,为佛山打造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功能的置换必然带来空间环境的大变革,街区历史风貌和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面临严峻挑战。
2.1里巷的保留与重塑
依据祖庙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片区将有7条风貌保护街巷,具体为祖庙大街、臣总里、文明里、文会里、协天里、麒麟里和长生树。这些待保护的风貌街巷均为原空间尺度、两侧界面和街道铺地保存较好的历史性街巷,均在祖庙片区内。如今,除长生树外,其余6条风貌保护街巷已完成改造(图1)。
2.1.1空间整合
目前已完成的6条街巷位置、走向与宽度基本参照之前的形式,其中地块北面新拓的良缘路将文明里北段截去部分,文会里则向福贤路稍微延长。街巷中的古树、古井、围墙、传统路面铺装等历史环境要素均被保留,同时还运用了传统建筑材料和现代机械设备进行遮盖和装饰,力求最大程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