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和现代化问题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教中国化和现代化问题研究

佛教中国化和现代化问题研究   【摘要】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选取这一古老寺庙作为研究对象,这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现代化;白马寺   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17-03   一、洛阳白马寺简介   (一)洛阳白马寺发展历史   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至大月氏国遇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师,得佛经及佛像,由白马驮经,返回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并于公元68年建白马寺,之后有许多高僧居住于此,并大量翻译佛经。   北魏时期,洛阳佛教发展兴盛,佛经翻译也快速发展,据史载:北魏时期洛阳梵宇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这一时期佛教香火比较旺盛,人民信仰佛教比较虔诚,白马寺当时常住僧人就达三千多人。   隋唐时期,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当政者大力支持佛教发展,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全国后大力资助佛教译经,设置译经场所。而到了武周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武则天下诏扩修白马寺,白马寺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扩建,据说唐代白马寺规模异常宏大,其山门几乎直抵洛河北岸,因僧舍距山门遥远,致有“跑马关山门”之说。   唐代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白马寺遭到严重破坏,当时回纥军纵火焚烧白马寺和圣善寺,死伤万人,大火累旬不止。唐武宗时期,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下诏废佛,当时洛阳许多寺院都拆毁了,僧人亦大量还俗,这次灭佛事件给了中国佛教极大的打击,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尽管唐武宗灭佛严重摧毁了佛教势力,但是,唐之后各代统治者对白马寺给予了重视,历代修葺,香火不断。宋太宗赵光义曾亲自撰写《新译三藏圣教序》,并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敕修白马寺。宋徽宗赵佶在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下牒文追赐摄摩腾为“启道圆通大法师”,竺法兰为“开教总持大???师”,并敕“西京白马寺”等,“今后每遇圣节,各许进奉功德”,举行佛事活动。可见宋朝当权者对佛教的重视。   宋代白马寺于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7年)遭到进人的劫掠焚烧,而后在元代初年,白马寺住持龙川和尚奉元世祖之诏,大规模整修白马寺。龙川和尚圆寂之后,寺内僧人又以龙川遗产奉旨在白马寺大殿塑菩萨五尊,并修三门塑四天王像。   明代时期,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敕修白马寺。公元1555年,黄锦又一次大规模整修白马寺,此次重修基本上奠定了今日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意义重大。明代末年,洛阳又遭战乱破坏,白马寺“虽岿然独存而金粉零星,土木凋残”。   至清代康熙年间,在洛阳知县高镐支持和如?L和尚主持下,白马寺又得以重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立佛殿被焚烧,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又被重建,而后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凉台得以重修。   民国之后白马寺几经毁坏又多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重视文物保护,尊重信仰自由,多次拨款重修白马寺。   (二)白马寺历代高僧与现任方丈   汉代摄摩腾、竺法兰,均为中天竺人,东汉永平年间抵洛阳。摄摩腾在白马寺译出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1卷,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圆寂,后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此号“启道圆通大法师”。竺法兰在洛阳与摄摩腾同住于白马寺,翻译出《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佛说四十二章经》等五部经典,宋徽宗崇宁二年赐号“开教总持大法师”。   其他著名高僧有汉代支娄迦谶、竺佛朔、严佛调,曹魏昙柯迦罗,晋代朱士行、竺法护,北魏佛陀扇多,北齐慧光,唐代道岸、唐代少康,金代栖岩彦公,此外还有宋代雪庭裕;元代龙川、文才、慧印、法洪;明代无谭、圆朗;清代如?L、正觉;民国德浩、自如;近代海法、绍凡等高僧居于白马寺。   现白马寺住持为印乐大和尚。印乐大和尚(1966―),1982年出家,后在中国佛学院栖霞寺僧伽培训班学习1986年在中国佛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佛教协会工作,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经验。来到白马寺就任方丈以后,大和尚始终心怀救世济民的情怀,上虔心敬佛、下教化信众,全力致力于宣扬佛法,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建设白马寺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教圣地。   (三)该寺现状和社会评价   当前白马寺共约100名僧人,以北方的豫、晋、冀、甘以及东北等地为主,多是从小出家的僧人,但也有少量中途受教化皈依的僧人。随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不仅越来越多的专业佛学院毕业生、而且各种其他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也深受佛法感召而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