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扎鲁特旗达勒乌拉矿区地球化学异常和成矿分析
内蒙古扎鲁特旗达勒乌拉矿区地球化学异常和成矿分析
摘 要: 通过对扎鲁特旗达勒乌拉地区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分析,圈定了多种元素异常。根据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背景,进行异常评价,确定了两个找矿远景区,进行成矿分析。其中AP3综合异常区委最佳找矿靶区,并经过钻探发现了工业矿体;AP8综合异常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关键词: 达勒乌拉;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成矿分析
扎鲁特旗达勒乌拉工区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交界处,西部属扎鲁特旗嘎亥吐镇管辖,东部属科尔沁右翼中旗杜尔基镇管辖。本次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20°58′43″,北纬45°09′49。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端东坡,属低山区,海拔高度一般在450~685m,但地形起伏较大,切割明显,区内沟谷较为陡而急,多呈树枝状,排水不畅地区的冲积沙质沉积物一般很难见到。该区土壤纵向上主要由腐殖层、残坡积层和基岩层组成,土壤腐殖层和残坡积层富含有机质,背景区土壤pH值在4.6~6.4,矿化地段pH值在4.1~6.3,属于中强酸―微酸性土壤。
2013年至2014年通过在该地区进行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计圈定综合异常8个,其中AP3和AP8这两个综合异常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AP3综合异常。
1. 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北板块,二级构造单元属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三级构造单元属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成矿带属于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Ⅲ6),莲花山―大井子铜、银、铅、锌四级成矿带(Ⅳ63)之孟恩陶勒盖―布敦花铜、铅、锌、银五级成矿带(Ⅴ63-2)。本成矿区的基本特征是较为典型的二元结构:一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本区基底;二为以不整合覆盖于晚古生代地层的侏罗系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
矿区内地层主要有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s)灰绿色凝灰质砂质板岩、岩屑晶屑凝灰岩、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凝灰质粉砂岩,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褐黄色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及流纹岩等,以及第四系冲积砂砾石(Qhal)组成。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三叠纪中粗粒及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具有中粗粒或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由斜长石(45%)、微斜条纹长石(30%)和石英(25%)组成。
2. 地球化学异常
2.1 主要地质单元元素分布特征
根据区内各地质单元元素的富集系数(K)及变异系数(CV)分析划分,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富集元素有Ag、Sn、W、Pb、Bi、Hg;背景元素有Mo、As、Au;其余为贫化元素。各元素变异系数均小于1,表明这些元素在该岩体中分布较均匀,离散度小。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富集元素有Mo、Ag、Sn、W、Pb、Bi、Hg;背景元素有As、Au。从各元素的变异系数来看,Mo元素为强分异元素,变异系数为2.4,局部富集特征明显,地球化学成矿潜力较大;其余元素变异系数均小于1,均匀分布。三叠纪中粗粒二长花岗岩(Tηγzc)富集元素有Mo、Ag、Sn、W、Pb、Bi、Hg;背景元素有As、Au;Mo、Ag、As为强分异元素,变异系数分别为2.7、5.2、1.8,说明其在侵入岩中分布离散度很大,局部具富集趋势;其余元素变异系数均小于1,在该岩体中分布均匀。
2.2 化探原始数据处理及下限值的确定
本内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面积22.1km2,采集样品3100件,均分析Au、Cu、Pb、Zn、Ag、Sb、W、As、Sn、Mo、Bi、Hg12种元素。因本区面积较小,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故不必进行地球化学区块划分,所有化探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应用Mapgis、Section等将完成的话题实际材料图进行扫描矢量化,并进行误差校正及坐标投影等工作,确保图像严格配准。化探元素数据应用GeoIPAS、GeoExpl等软件进行处理。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剔除大于+3S的特高值,计算各元素的背景值、标准离差S,进而计算出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值,再综合考虑本地区的地质背景等因素,最终确定出异常下限使用值。
2.3 化探异常的圈定及编图
通过化探取样、化验得到的原始数据为离散型数据,利用三角剖分法将原始化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再根据得到的异常下限值圈定各元素异常,得到各元素的单元素异常图。将异常元素圈出的异常套合在一起,编制成综合异常图。根据地球化学组合特征及测区内元素的共生关系,将元素分为三组元素组合编成组合异常图,各元素异常按确定的异常下限由单元素地球化图上提取,采用不同颜色与花纹表示,并与简化地质矿产图套绘,成图及着色均在微机上完成。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