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肉兔产业发展趋势和建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肉兔产业发展趋势和建议

山东省肉兔产业发展趋势和建议   摘要:为了保持山东省肉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山东省肉兔产业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展望了2010年山东肉兔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山东肉兔产业;发展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S829.1(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120-03      山东自然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家兔品种、饲草、饲料、劳力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兔习惯,发展养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山东省肉兔养殖源远流长,大规模商品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经过1979、1986、1998年3个阶段的发展高潮,基本存养量在波动中得到逐步提高。2002年以来,为应对欧盟的“绿色壁垒”,保持兔肉出口优势,山东省逐步推行了肉兔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了肉兔产业化进程。为了保持山东肉兔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山东省肉兔产业特点,分析了山东肉兔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      1 山东肉兔产业特点      1.1 肉兔生产稳步发展。市场稳定   2007年以来,山东省的肉兔生产一直保持稳定的发展,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产销两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山东省的肉兔存栏量大约为5 000×104只,出栏肉兔近1.1×104只,生产兔肉23.66×104t。全年活兔价格稳定在12~15元/kg,出栏一只商品肉兔利润可达10~15元,农民饲养1只繁殖母兔年可获利300~400元。      1.2 肉兔生产呈现明显的区域优势   山东省有多家较大规模的肉兔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分布在德州、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青岛、潍坊、淄博、滨州等地,这些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辐射作用大,对自身及周边地区的肉兔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肉兔产业化的发展。      1.3 兔产品市场呈现多元化   2009年山东省肉兔市场呈现内外销两旺的局势。山东省有11家获欧盟注册的兔肉出口企业,2009年有8家企业保持较旺盛的出口态势,预计全年出口总量可达到2×104t,占全省兔肉产量的近10%,除了向欧盟出口外,还出口到俄罗斯及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约有40%的肉兔销往国内市场,主要是四川、广东、福建等地。肉兔皮销售形势看好,带动了一批小型屠宰加工企业,从事兔肉、兔皮的加工销售;试验动物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新西兰肉兔和青紫蓝肉兔,不仅是常用的医学实验动物,更是生物制品行业的优质原材料,估计全年的实验兔需求量近1000×104只。      1.4 兔肉深加工力度加大   肉兔屠宰量的增加,促进了兔肉深加工的发展,目前全省有10多家常年从事兔肉深加工的企业,兔肉深加工的品种增多,有烤兔、熏兔、五香兔肉、兔肉火腿、兔肉烤肠、兔肉香脆肠、兔肉大红肠、兔肉水晶肠、兔肉三鲜肠、台湾兔肉香肠、板栗兔肉、麻辣兔肉、孜然兔腿、休闲兔肉丁、大众兔肉丁等系列兔肉产品20余种,提高了兔肉的附加值,拉长了肉兔饲养的产业链条。      1.5 肉兔生产模式出现多样化格局。养殖方式向规模化转变   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单纯的家庭式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在生产模式上,既有龙头企业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也有“龙头企业+规模兔场+标准化养殖小区”模式和以家庭规模饲养、以养殖小区为经营单位的“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的模式。      1.6 饲养品种以新西兰、青紫蓝及配套系为主   养殖规模、饲养方式及市场需求导致山东的肉兔饲养逐渐向几个品种集中。工厂化规模生产以伊普吕配套系、伊拉配套系及新西兰肉兔为主,普通养殖场(户)则以新西兰、比利时、青紫蓝肉兔为主。      1.7 饲料生产供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山东现有10多家专门的兔饲料加工企业,40多家饲料企业涉足兔饲料的生产供应,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全价颗粒饲料。另外,安全环保的新型微生态制剂也得到普遍应用。      1.8 科技推动力度大。生产水平提高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运行,促进了山东肉兔产业化的发展。广大科研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使得广大养殖场户快捷、及时地获取科学养兔知识。养兔生产先进技术得以推广应用,产业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2 山东肉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饲料质量不稳定。困扰产业发展   肉兔饲料尤其是粗饲料质量不稳定、发霉变质等因素造成肉兔大批量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肉兔产业发展的瓶颈。滥用兽药和添加剂的现象还不少,造成个别兔肉产品的药残和重金属残留超标。      2.2 内销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影响产业发展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