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实践和话语实践.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文化实践和话语实践

国学文化实践和话语实践   摘 要:“国学”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是一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的实践行为,也是中国针对文化全球化的同质化与多元化张力的一种回应。同时,“国学”也是一种话语形式,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构想和话语实践。   关键词:国学 文化全球化 话语实践      一、引言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从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此同时,20世纪的科学与技术也促成了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变革。这种发展和变化作用于人,会产生观念的持续改变,当然观念的变化也会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形成人和社会的种种关系,也会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形成一系列的特殊问题和现象。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和现象的言说,就产生了富有地域性和历史性的话语。对“国学”的反复言说则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民族特性的话语构建,也是它试图参与民族间文化对话的具体努力。      二、作为文化实践的“国学”      目前,“国学”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学术建制来看,新世纪很多高校已经纷纷建立起了一些国学院和国学专业,而且专注于国学研究的学术群体也日趋壮大。对国学之争论也是此消彼长,一浪高过一浪。回顾历史,面对强大的“西来之学”,中国有着文化自觉意识的知识分子不能不对自身的文化进行一次界定,对固有的知识和学术进行捍卫。“国学”的提法此时应运而生,它在与“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不断交锋中,完成了对自身的书写。《学衡》杂志是国学派的主要阵地,其中的多数观点既不主张复古,当然也不主张西化。我们现在称作国学大师的人物,如陈寅恪、王国维、太虚、柳治徽、吴宓、汤用彤等人,都在《学衡》上发表文章。他们面对西学的冲击,有着非常强烈的危机意识,但不主张复古,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迎对。吴宓说“今欲造成中国之新文化,自当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而溶铸之,贯通之。”他还提出了贯通中西的具体方案“中国之文化以孔教为中枢,以佛教为辅翼,西洋之文化是以希腊罗马之文章哲理与耶教融合孕育而成。今欲造就新文化……则当于以上所言之四者,首当着重研究,方为正道。”[1]他用国学的“正道”打破了“中学”和“西学”的隔阂。国学,即人伦道德的精神,是中国立国的中心,确立了这个中心, 就是“立乎其大者”。这个“大”, 就是国学的根本, 是“吾国独异于他国”的特质。这种特质既是针对西方的现代特质而言,更是针对复古派尊经读孔的简单传统而言;是对中华文化这个社会化历史化的文化形态背后运行机制的理性总结。因此他们有理由设想“国学西被”的理想前景,面对西方现代社会一心求变的“竞争”特质所引发的恶果,其解药最终在中国文化的“极中和之道德”,这也是许多西方这人向东方频频点头的最好注脚。   发端于民族危难之际的这场思想论争,不仅仅是思想领域的战斗,更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思想政治的斗争。尽管通过他们的努力,“国学”的动态书写还是被覆盖在“传统”这一抽象整体之下,并且已经演变成为“现代”的对立面。积贫积弱的中国向现代社会迈进已是历史趋势的时候,传统和传统之下的国学也就变成了一个飘忽的能指,在以后几十年再没有一种力量去让它的意义固定下来。而中国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所形成的包括政治、思想、社会、伦理等一整套的独特文化传统却不会因为一场思想领域的论争而消亡殆尽,它会在普通民众的血液里继续流淌。经过激烈的政治和思想角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地指导中国现代化革命实践,但它作为一种革命理论,尚不能指导中国人在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追求。中国文化连续性的传承精神和“礼失而求诸于野”的品质,会继续去定义“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命题,对“国学”的书写和言说,仍然需要借助于历史资源而继续下去。   进入80年代,中国又一次向西方打开大门,西方现代思潮大量涌入。从弗洛伊德到后弗洛伊德,从分析哲学到新历史主义,从解释学到现象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涌入,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时间,言必称西方,骂必称传统这似乎又回到了历史的某一个原点,于是,出现了马列、现代西方和传统中国三方话语的紧张对话。这次对“国学”的定义和书写,是在确立了马列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现代西方思潮的激进之后的理性回归。   虽然“文化大革命”过后,“孔老二”仍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挥之不去的一个形象,“儒”与法还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人们更加意识到,西方的学问解决不了中国所有的问题,特别是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问题。要解决中国自身的一些问题,还得向中国固有的历史资源中寻求药方。基本方向已经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衍生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绝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