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葵村黎族祭祀和祖先崇拜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葵村黎族祭祀和祖先崇拜探析

竹葵村黎族祭祀和祖先崇拜探析   摘要:一个多世纪以前,马氏黎族的祖先从祖国大陆迁徙到海南岛古崖州,又几经迁徙,最后在陵水县竹葵村定居下来并繁衍生息,创造了自己的信仰文化。祭祀与祖先崇拜在他们的信仰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他们祭祀和对祖先的崇拜,形式多种多样,反映在丧葬、生产、节日、婚姻和取名等方面。笔者还链接祖先灵魂的善恶问题与研究者商榷。   关键词:祭祀;祖先崇拜;祖先鬼;神床   中图分类号:C95-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101-04      一、竹葵村基本概况   在我国的南海海域里,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它就是我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也是海南省的第一大岛,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南部。陵水县是黎、汉、苗等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黎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居住在不同地区的黎族存在着方言的差别,有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美孚方言、加茂方言,在这五种方言中,又有多种土语。居住在陵水县内的黎族主要是操哈方言的黎族(272个村庄)、操加茂方言的黎族(181个村庄)和操杞方言的黎族(36个村庄),还有操半黎语半汉语方言的黎汉杂居的黎族,当地人称为水流黎。陵水县文罗镇管辖6个行政村委会19个自然村,竹葵村是其中的一个自然村,行政划归文英村委会管辖的一个村小组。这个村的村民虽然男女老少都穿汉族服装,但他们全都是讲黎语哈方言的黎族。村中共有35户人家,238人,其中32户是同宗同姓马,2户姓黄,1户姓卢,他们都与村中的大姓有姻亲关系。竹葵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丘陵地区,一般海拔30~50米,土壤多为红壤土和少量沙质壤土,肥力中等。该村地处热带,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特点,多热少冷,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24.6°,年平均降雨量为1 600毫米。主要影响该村的气象因素是台风。全村土地面积176亩,其中耕地面积147.9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其次还种有番薯、玉米;冬季种瓜菜;热带作物有椰子、槟榔、荔枝、龙眼、芒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为主。(这段数据由文罗镇副镇长陈法发同志提供)。从2008年4月2日~5月8日,笔者每天深入这个村落,采用村落整体调查和对一些村民深入访谈以及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的方法,首先与镇长、书记见面,从副镇长那了解到竹葵村的整体情况,再确定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报告人和道教仪式主持人三伯进行深入访谈,最后了解到竹葵村人的祭祀和祖先崇拜。   二、祭祀与祖先崇拜   由于马姓是竹葵村的大姓,我们就以马氏家族的祭祀与祖先崇拜为例说明。关于马氏家族祖先的来源,据该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马文雄说,他年轻的时候听他们的昌字辈(爷辈)和大字辈(父辈)的前辈们围坐在一起说:我们的祖先是福建省人,做米生意,而且生意兴隆,做得很大。有一年,有个地方是荒年,做米生意的祖先装载着一船的米不幸被台风刮到这荒年的地方,他看到朝廷张榜:若谁肯捐米捐钱支援灾区,那么就许官给他。祖先特别善良,就捐米赈灾。朝廷官随即把几顶大小不同的官帽放在那里让捐钱捐米的人取。我们的祖先特别淳朴,就选了一顶又小又黑的官帽,谁知那是一顶国舅帽。祖先数年后因病去世了。天子命其家人将祖先葬在京郊大道旁,并诏示天下每年进京科考者,都要祭拜国舅坟。朝廷也拨款养国舅遗下的家人。年复一年时间长久后,朝廷就不再拨款养这家人了,祖先家族也随之开始逐渐变穷,难以接待众多的祭拜者。于是,家中的几兄弟私下商议并把国舅坟的墓碑推倒。之后,年年都有人去考文官武官,天子就问起他们有没有去拜国舅墓,他们老老实实地说:“我们去了,但那个墓碑已被推倒。”朝廷便派人来查,查出是祖先的孩子干的。天子闻报,龙颜大怒,下令将祖先家满门抄斩。祖先的孩子闻风便四处潜逃,到底有多少个孩子潜逃到海南岛古崖州不详,但确切地知道至少有一个排行第二的孩子逃到了古崖州,名叫马阿仲。据陵水县文罗镇竹葵村马氏家族公共墓地马阿仲之墓碑和马氏族谱的记载,马家先祖马阿仲与妻子胡氏生下四子,由崖迁来陵水,始居白茅两世(位于陵水县隆广镇白芒村),清乾隆年间去世(具体年月日不详),马氏家族再次迁移安居竹葵村,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春月将先祖马阿仲重葬于竹葵村马氏家族公共墓地(位于竹葵村西北方向大约500米与广昌东村交界处)。从马氏家族推本溯源的传说中可以肯定的是:竹葵村马氏黎族认定了自己的祖先是从祖国大陆迁徙过来的,这为我们研究海南岛黎族的来源增添了一份鲜活的资料。   祭祀与祖先崇拜在竹葵村人信仰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近代至今,该村人是按父系辈份来继嗣的,因此,他们主要是对男性祖先的崇拜。女性从外村嫁到该村为人之母,当然,她们去世若干年后也可以作为祖先来供奉。因为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子女认为父母去世后,其灵魂仍然在家中或周围游荡,虽然他们在阴间世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