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龙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撷要.docVIP

陆家龙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撷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家龙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撷要

陆家龙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撷要   关键词:学术思想;名医经验;陆家龙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005-04      陆家龙原任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首届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云南指导组专家,云南省第一批、第二批老中医药带徒工作指导老师,昆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原会长,陆老出生于中医世家,家学渊源,幼承庭训,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40余载,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善于中西合壁,法古创新,临证谨守病机,知常达变,对内科诸症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侍诊左右,颇得恩师教诲,受益匪浅,启迪良多,现将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要如下,以飨同道。      1 治学精神      1.1 强化基础,博采众长 业师常谆谆教导,要求医者注重中医学的基础学习及对经典的研读,并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不顾年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结合临床的中医基础实用讲稿,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上课。反复强调,为医者,不仅要熟知中医的经典著作,还要博览古今名家著述、医案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最好还能通晓国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这样方能开阔视野、启迪思路,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业师认为,临证时要牢牢把握“因人、因时、因地辨证论治”,人有千差万别,病有千变万化,应该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不论经方时方,惟效是从。总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为大医也。   1.2 注重医德,严谨敬业 业师认为,医乃仁术,当以孙思邈《大医精诚》为镜,端正自己的从医行为。为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同时,尊重同道,不相互诋毁。业师在几十年的医疗工作中,医名显赫,行政兼职颇多,仍一如既往,不知疲倦地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力倡为医者要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常以唐代医家孙思邈“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行医则不可”之言教导后学者,要求为医者做到为医清廉。      2 学术思想      2.1 崇尚结合,取长补短 结合即指临证时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人与自然结合。陆老认为中医以宏观辨证见长,西医以微观认识为优,证和病是中、西医两种不同医疗体系对疾病过程的认识,各有优劣。限于两千多年前历史的原因,宏观辨证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对疾病做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综合分析判断,正因如此,中医学的先贤们把人置于自然环境中考虑,以人为本,避免走入一叶障目的死胡同。微观辨证是运用西医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诊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病因、病理、生化、免疫、影像等方面客观征象的检查分析,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提供诊断的客观定量化指标。   诊断方面,西医长于疾病的病因(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定量、定位。因此辨病有利于了解疾病的病因及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医则长于宏观地认识疾病,着眼于具体的病人和其生活环境,因此辨证可以全面分析疾病的病邪性质及邪正盛衰状况。陆老指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绝不是按照西医的诊断来应用中药治疗,而是立足于中医的理论,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点,吸收西医对病因、病理的认识和科学的检查方法来进一步认识病机,观察疾病的进退和治疗的效果,以此补充中医对疾病诊疗判断缺乏定量的不足,既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也有效地保护了自己,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治疗咳嗽首先要从中医的角度明确引起咳嗽的病因,是属于外感六淫的外感咳嗽,还是五脏六腑受损引起的内伤咳嗽;再从西医的角度辨病,仔细检查是因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还是呼吸系统以外的某些疾病引起的咳嗽。这样才能对“咳嗽”病有更全面的认识,才能更恰当地选方用药,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治疗方面,西医是辨病用药,同病同治。而中医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其治疗因人而异,因证而异,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同证同治,辨证论治。   2.2 把握动态、力求实效 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着。人体与疾病同样处于阴阳的对立、消长、转化的某个过程。陆老十分重视病证的动态变化,强调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临证时灵活掌握临床表现,善抓主症,不要按图索骥,要学会去伪存真,辨证准确,才能有的放矢。对疾病的治疗,一定要重视阶段的辨证论治。如陆老治疗感冒后咳嗽一病,结合昆明地区气候、地域特点(日温差较大、地处高原、气候干燥),加之居民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