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调查分析和对策探微.docVIP

甘肃省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调查分析和对策探微.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调查分析和对策探微

甘肃省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调查分析和对策探微   摘要:为了解吸毒人员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强制隔离戒毒特点的工作模式与方式方法,同时为戒毒管理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对204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性103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对26名戒毒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18岁之前接触毒品的占12.7%,初次吸食毒品因为 “好奇心”占47.1%,复吸的占77%,心瘾难除者占65.7%,戒毒人员出所后1~3个月复吸人员比例高达66%,保持操守关键因素中选解决就业、远离毒友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的占41.2%。最后提出相应对策:要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毒品问题的滋生;转变戒毒理念,发展矫治能力;强化心理管理,工作突破创新;动员社会力量,加强项目研究;加强帮教,促进场所戒毒人员尽快融入社会。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戒毒管理;心理矫治;心理管理分类号D917.2吸毒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毒品给吸毒者自身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危害。《禁毒法》中规定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已实施六年多,其配套法规《戒毒条例》也已实施三年多。作为强制隔离戒毒政策的执行机关,戒毒管理局在戒毒管理方面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现行的制度在执行效果和可操作性上都存在不足。为进一步了解甘肃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基本特点和现状,探索符合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特点的工作模式与方法,故开展本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兰州市司法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和甘肃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对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调查。选取的样本既有省属戒毒所,也有市属戒毒所,且性别分布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国内戒毒研究存在的样本小、缺乏代表性的不足,提高了研究结论的推广性。   1.2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内容涉及戒毒人员的基本信息、滥用毒品情况、戒毒相关情况、复吸情况、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的情况、戒毒康复等六个因子,共67个项目。   1.3方法   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现场发放调查问卷204份,回收了204份,回收率100%。为获得被调查人员的支持,发放问卷之前,向被调查对象详细介绍获取的数据仅供研究使用,并要求匿名填写,以获得较为真实有效的信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戒毒者的具体情况,调研组还按照尊重、知情、同意、自愿、保密、受益原则,对戒毒人员进行了26人次的深度访谈。同时,还与两个戒毒所干警进行了座谈,以期从不同角度拓宽和加深对戒毒人群的了解,获得更多信息。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被调查人员基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中,男性103名,女性101名,年龄为18~60岁,详见表1。   2.2.1初次接触毒品的年龄   被调查人员中,初次接触毒品年龄在18岁以下有26人,占12.7%;18岁~25岁88人,占43.1%;25岁~30岁50人,占24.5%;30岁以后40人,占19.6%。可见,初次接触毒品低龄化的倾向非常严重,25岁之前接触毒品的比例高达55.8%。   2.2.2初次吸食毒品的原因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初次吸食毒品的原因中,排列第一位的是“好奇心”驱使,其次为不良环境中“毒友”的诱惑。吸毒的个人原因方面有认知错误、情绪不良、意志淡薄等;环境因素有缺失的家庭教育、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良社会环境等(丛伟东,黄仁春,陈彬,江其峰,邓俊琦,邹小芳,等,2013)。   表2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初次吸食毒品的原因   初次吸食毒品的原因人数百分比%好奇心9647.1朋友诱惑3617.6追求刺激209.8追求时尚摆酷炫富83.9减肥21.0排解忧愁125.9缓解疼痛、治病42.0因家人、恋人吸毒,报复吸毒125.9因生活圈里吸毒,染上毒品42.0轻信不会上瘾,试试看的心态104.92.2.3使用毒品的方式   表3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使用毒品方式   使用毒品的方式人数百分比%静脉注射2813.7烫吸15475.5静脉注射与烫吸共用167.8口服62.9值得注意的是,静脉注射及静脉注射与烫吸共用的占被调查总数的19.5%。其中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且后果最严重:首先,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且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其次,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直接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2.4毒资来源   表420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毒资来源   毒资来源人数百分比%个人劳动和投资收入12360.3家庭成员收入5727.9变卖家产73.4举债31.5非法所得146.9调查显示,吸毒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