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码转换功能研究问题和新思路
语码转换功能研究问题和新思路
本文回顾、评述了语码转换功能的研究进路,认为有关语码转换功能的两种研究进路各有利弊,缺乏一个既体现语码转换的多功能性而又具有理论化特质的分析框架,并进而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学说可以为语码转换功能的分析提供这样一个框架。
[关键词] 语码转换;功能;研究进路;纯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2-0161-05
王 瑾(1976―),女,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接触语言学;(深圳 518060)李发根(1951―),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翻译理论。(江西南昌 330013)
语码转换是指在一个语段或语篇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例如语码转换研究专家S?Poplack那篇著名的文章“Sometimes I’ll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y termino en Espanol: Toward a typology of code-switching”,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含有英语/西班牙语转换的例子。[1] 语码转换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探寻语码转换的动因、功能和意义。笔者和同事近几年对语码转换现象作了一系列的研究,认为在对语码转换方面的研究中,有些理论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曾经撰文分析出现在广州报章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的功能,并由此重新审视文献中语码转换功能的研究进路[2];由于该文重点在于个案分析,没有能够对语码转换功能研究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准备集中讨论语码转换功能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我们首先将回顾有关语码转换动因与功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两种研究进路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一种新思路。
一、传统语码转换动因与功能研究的回顾
Myers-Scotton认为,关于语码转换的动因和功能,有三种研究进路。[3](P62)第一种进路主要出现在语码转换研究的初期阶段,其观点是,语码转换不过是说话者随意的个人行为,语码转换是个人偏好的问题,因而其社会动因不值得研究,当时甚至连语言学大师Labov也持有类似的观点。[4](P457)时至今日,除了行外人还持有类似的观点,绝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语码转换是双语者利用其所掌握的两种语言的交际策略。这些学者的研究又大致分属第二、三种进路,Myers-Scotton谓之“功能总结进路”(better-category approach)和“理论化进路”(better-theory approach)。[3](P62)下面我们分别对后面这两种进路的研究作简单回顾,由于本文的重点,我们的讨论所涵盖的文献与Myers-Scotton的有些出入。
(一)功能总结进路
功能总结进路是指研究者就一个或多个双语社团的语码转换实践,以类似清单的形式,总结语码转换的功能。研究者通常提供语码转换的一系列功能,并表示该清单并未穷尽。
在采用该进路的研究中,引用得最为广泛的莫过于Gumperz的研究,Gumperz基于三个不同双语社团的语码转换语料,总结了会话语码转换的若干种功能:引语、指示受话人、感叹语、重复、限定语、个人化和客观化。[5](P75-83)类似的,Grosjean也提出一个语码转换功能的清单:具体词汇、固定短语、语篇标记等语言表达上的需要;继续使用上一种已使用的语言,也即引发(trigger);引用;界定受话人;修饰信息,例如强调;表示说话人的介入程度(信息个人化);强调群体身份,表示团结;表示机密、愤怒、烦恼;将某人排除出谈话之外;改变说话人的身份,如提高社会地位、增加权威性、表示专业程度。[6](P152)新近由Ritchie Bhatia总结的语码转换的功能清单也非常类似:引用、重复、修饰信息、话题―评述或关系小句、模糊限制语、感叹语、习语及其它具有文化意义的语言(deep-rooted cultur-al wisdom)。[7]
此外,还有大量的研究只针对某一双语社团的语码转换情况并总结其功能。例如Nishimura研究了加拿大第二代日本移民的日英语码转换,并区分四类语码转换:有关对话双方国际化进程的语码转换、与语篇的谋篇组织有关的语码转换、能够产生文体效果的语码转换、动因不明确的语码转换。[8] Gibbons和Li都讨论过香港粤英语码转换的复杂诱因,认为其中包括词汇或语义的不对称、经济原则影响、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带来的学习效应、语篇标记、感叹以及作为显示社会地位的手段等。[9][10][11]这些基于具体某个语言接触环境的语码转换动因和功能的研究,由于针对性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08K507-1~2、08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pdf VIP
- UV固化灯.pdf VIP
- 第二单元 第5课《网络协议分层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docx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pptx VIP
- 《生态学》第5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docx VIP
- 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pptx VIP
- 一种梁板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pdf VIP
-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对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与公平性的探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