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治国和用人思想研究
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治国和用人思想研究
[内容摘要]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出现了治世之极的“贞观之治”。《贞观政要》为唐吴兢编撰,是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君臣讨论政事的政治文献。此书问世之后,唐及以后的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其推崇备至。书中记录的唐太宗治国和用人思想,这对我们当代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贞观政要》;唐太宗;治国与用人思想
[作者简介] 程向辉,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唐太宗李世民出身于陇西贵族,唐高祖李渊次子,具有文韬武略,因功勋卓著被封为秦王。后在玄武门发动政变继皇帝位,称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史称“贞观之治”。《贞观政要》全书共十卷四十篇,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丰富的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本文主要对其中记录的唐太宗的治国和用人思想做以研究,以期得出一些对当代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唐朝是推翻隋朝统治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唐太宗非常注意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努力革除流弊,积极实行开明统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通过《贞观政要》的记述可见,李世民的治国思想在封建统治者中是比较进步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唐初著名谏臣魏徵曾对李世民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①指出人民是社会之本,维护统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安人。李世民自身也从隋末农民起义中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他曾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②他深深的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进一步指出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根本地位,“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③。在这种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下,李世民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重视农业生产,主张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④。他采取了均田、垦荒、兴修水利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初农业的快速发展。
2.君臣协同的共治思想。唐太宗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实行了皇帝―官僚协同的政治体制,这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他的核心统治集团中,有善于谋断的房玄龄、杜如晦,精于军事的李靖、李?蓿?敢于谏诤的魏徵,以及长于识人的王??等人。这是一个年龄智能合理结合的领导群体,分工明确权责统一。李世民是核心,其他大臣各司其职,君臣携手“共同治理”。李世民曾对群臣说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⑤他认为:“人臣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并希望“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⑥经过君臣上下协同,贞观时期出现了国泰民安,远夷率服的景象。此时他又将功劳推给群臣,认为这是群臣与他“同心协力”的结果,这种非凡气度,在历代帝王中的确非常少见。
3.从谏如流的兼听思想。雄才大略依旧从谏入流,位及人主仍然兼听纳下,这些优秀品质使李世民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很重视大臣对自己得失的谏诤,“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⑦特别反对阿谀奉承之徒,“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⑧。李世民明白“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就愚”的道理,甚至通过克制自己的情绪来虚心纳谏,“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仵。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郑?岂肯更言”⑨。所以魏徵在当谏议大夫的三年里,才敢“每犯颜切谏”⑩,进谏达两百多条,并屡受奖赏。当魏徵病故后,李世民非常悲痛,经常在群臣中提起他,并勉励群臣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谏诤精神,“‘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斛赐玄龄等数人勖之”{11}。可以说,正是由于有唐太宗这样的明君,贞观年间才可能涌现出那样一大批的名臣。
4.治国以制的法治思想。唐太宗非常重视国家生活的规范化,很注意从政治和法制等各方面完善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据《贞观政要》记载可见,关于“君道”“政体”“择官”“刑法”等各方面,李世民与群臣均有详细论述。同时,他也反对政令繁复,主张政令简约,不要朝令夕改,以免滋扰百姓,“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轻出诏令,必须审定,以为永世”{12}。在唐太宗的推动下,唐朝各方面的制度较前代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完善,如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均田制和租赁调制,奖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MW200MWh储能项目110KV升压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VIP
- 评估公司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期中试卷.pdf VIP
-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单元练习题.doc VIP
- 新解读《EJ_T 287-2000氚内照射剂量估算与评价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二章章节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docx VIP
- 风电、光伏项目前期及建设手续办理流程汇编.docx
- 地籍档案管理基本知识 完整版2025.pdf VIP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