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弟子规和中职学生管理
试论弟子规和中职学生管理
摘要:品德是教育与管理的灵魂。如何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影响深远的课题。我们力图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弟子规》中寻找答案。
关键词:弟子规;中职;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7-0047-02
《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影响
在1995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冰心、曹禺、启功等9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做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提案,引起了李岚清、李铁映等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谈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孝道。孝道的建立,要从学校做起,从少年儿童做起。2000年,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经典诵读教育演讲,引起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温家宝总理曾在剑桥大学讲道:“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
在当今社会中,有很多人心浮气躁,人们有很多困惑,这与传统文化的断层、孝道的丧失不无关系。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位,媒体负面影响的泛滥,在各种垃圾文化的喧嚣中,青少年不断受到冲击。尤其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思想还不成熟、自律性不强,他们有时把无知、离经叛道当个性张扬,厌学、逃学以致失学。青少年信仰迷失、行为放任,导致犯罪率不断升高,犯罪年龄层不断降低。
人类文明的核心是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准则。《弟子规》是孔孟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字字珠玑、句句至理。仔细分析会发现,《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精华对当今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塑造良好道德风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弟子规》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纂而成的。三字一句,共1080个字,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可以说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其作为当今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对倡导在生活中学习、力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亦有很多可取之处。
现在不少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在掀起学习和力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热潮。《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对中职学校也有意义吗?
遵循养成原则,我们带领学生读《弟子规》。每次十分钟,学生的唱念没有压力,含英嚼华,达到了真善美的陶冶。我们还选读了《大学》、《论语》、《孝经》等的部分内容,学习《二十四孝》并交流心得,还利用课余时间播放如《天下父母》、《了凡的故事》等电视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慢慢地学生的道德意识由被动服从发展到主体选择,由孝心不断发展出爱心。行为规范的养成,会自觉上升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心需求上来。学生将《弟子规》当成一面镜子,每天对照审视自己,看看哪些做好了,哪些还没有做到,进而形成一种责任感、自尊感和履行道德的驱动力。
以《弟子规》为主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创办“学习型学校”,构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一大法宝。其展现的生命力引起了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校研究并提出了以“感恩+创业”为主题的德育课题,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全面开展。我校主办以《弟子规》为主的国学培训,在“五四”青年节举行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以期使学生人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读好书、做好人。
《弟子规》应用在学生管理中的效果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有些学生学了《弟子规》,才懂得做人要孝顺、要感恩父母。当学生恭恭敬敬向父母行礼时,父母感动不已,说“下次到奶奶家,我们也这样行礼,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惜福,是情感的唤醒。有学生认为父母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还说和父母是场交易,把聪明都用在骗、逼父母血汗钱上。学《弟子规》后,他们感到愧对父母,再也不乱花钱和逃课了,还把爱因斯坦《每天的提醒》抄写在笔记本上,记在心里。有个爱打牌、常打架的学生,接触《弟子规》后变得文静有礼貌了,假日里主动帮村里淘井,其变化让邻里惊讶和赞叹,父母很高兴。学生观看《幸福人生讲座》、《水知道答案》光盘后,变得更积极善良了,把帮助别人当成很快乐的事。“知善才能行善,知恶必不为恶”(苏格拉底)。学《弟子规》后,学生能随时想起“斗闹场,绝勿近”、“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等教诲,提高了精神免疫力,加强了识别和自觉抵制外在诱惑的能力。
接受《弟子规》教育后,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