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路之谜试解和探讨
经路之谜试解和探讨
编者:作者关注国内外相关利技资讯,且以思辨的头脑对待,所以文中颇丰的科技信息,让人读来多有兴味。本文系作者2007年8月投寄的稿件,光阴荏苒,八年的时光,科学界对“经络”这个生命体客聊现象的观察,以及对指导中医各科理论的经络学说的研究,想必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愿有知者,又有新的知识与认识与本刊读者共享。一、经络的客观存在与假说经络现象,是客观而普遍存在于人群中和其他生物体中的正常生命现象。从上个世纪的中叶开始,人体经穴、经络上的生物物理特性,就已被国内外的很多专家用科学手段所证实。如:经络系统存在的低电阻、高电位、导声、导光等特征,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就被发现。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又利用热显影、超声波显影、辐射场摄影以及放射性核元素示踪等技术,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揭示了经络和经穴的客观存在。早在上个世纪的1958年,法国针灸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就发现了经络有低电阻的特性。到了1971年,日本东京教育大学的芹泽胜教授,通过拍摄的两万多张人体全身红外热像图片发现:穴位部要比其它周围组织温度高出0.5-1.0℃。1982年,我国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发现,分离的肢体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穴位低电阻特性,这说明经络的存在并不是依附于与神经、血管。并发现经络循行部位含有比其它部位数量更多的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肥大细胞和结缔组织束。证明了刺激经络,确实有调整神经反射、改善血液和组织间液循环、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等作用。1984年,北京市第六医院报道了232例循经皮肤,直接明了地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1987年,《光明日报》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助理研究员严志强,经数十万次测量后发现:人体的躯干、四肢有十四条高光线,从而用科学的手段证明了十四正经的存在。另外,原苏联科学院通过实验也同时证实:人体能感光的表皮部位只有在经脉上存在,而且光能通过任意一条经脉上的两个穴位。《黄帝内经》日:“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篇又日:“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是人体一种多层次,多结构的立体隐形空间系统。在这个协调的空间系统中,经络是生理、病理等多种信息传导的优势通道,同时又起着辅助人体第一巨系统(西医解剖学可见的神经、淋巴、内分泌、细胞、血液等)的作用。经络具有的平衡调节、运送营养、抗御外邪、反映症侯、保卫机体等内在功能,已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被世人所接受,但对于有关经络实质问题的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有些专家认为:经络主要是神经系统,提出了经络与神经、体液相关的学说;也有些专家通过对胎儿尸体染墨观察研究,提出经络是血管和淋巴的学说;还有些专家提出:古人用肉眼已看见的结构,绝不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还不能查知的,所以认为经络就是血管和神经。既:脉为血管,经为神经。二、经络的实质与穴位的关系现代医学理论的结构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以物质实证主义为指导的。而已被大量声、光、电等现代物理手段及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的经络现象,为什么在数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不见踪影?那么经络到底在哪里?它的实质究竟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其实古人早已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只是我们在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从而才造成中、西医界在学术上的无谓纷争。《黄帝内经》中曰:“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循皮肤之中。”《灵枢?本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这里指的分肉、腠理,就是肌肉之间隙。1995年第一期的《中国针灸》杂志上,刊登了徐宇瑾等人对大鼠经脉循行线表皮结构特征的文章。他们发现:经络线上每个表皮细胞膜上的缝隙连接面积,均是邻近对照表皮细胞的12倍以上。1991年,王仲涛、祝总骧等人对循经低阻线皮肤冷冻复型的定性观察也证明,低阻线处表皮的缝隙连接明显多于对照点。这就是说,经络和穴位的表层是由丰富的缝隙紧密连接起来的组织。据1998年的《科学通报》杂志报道:上海复旦大学费论教授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花了近十年时间证实,在穴位骨间膜上确有一种结缔组织。科学家们将这种组织从穴位上取下后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里面含有钙、磷、钾、铁、锌等多种元素。而这几种元素在穴位上的含量,竟是非穴位上的40至200倍。我们知道,在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细胞中,都存在有一种叫生物液晶态的物质。而大量的研究证实,在经络和穴位上这种物质要比其他部位更加密集。根据生物液晶态的特点我们还知道:液晶态有导热、导光、导电、导磁的特殊性质,而这些现象又都是经络和穴位所具备的物理特性。通过以上科学验证及《内经》中的描述本人认为:很简单,密集的各种组织结构就是经络的实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道路,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经络虽然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它并不是以独立的形体方式存在。假如我们在路上挖一锹土放在显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用设备技术规程-联轴器维修技术标准200808.doc VIP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四川爱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CAQP 001-2017_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pdf VIP
- 全运动员选拔与训练实施方案.doc VIP
- 财务管理在交通与道路工程中的应用.pptx VIP
-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六年级 第4课《相信自己》课件.pptx VIP
- 国庆节的国庆文化知识竞赛.docx VIP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会议记录.pdf VIP
- T SHAEPI 001—2022 净味环保沥青气态污染物减排性能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