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鸭―菜立体生态高效种养集成技术研究和示范
稻―鸭―菜立体生态高效种养集成技术研究和示范
摘要 立足成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结合成都市100万亩菜粮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千斤粮万元钱项目,研究、示范推广“稻-鸭-菜”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本文介绍了该技术模式的实施过程,并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旨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通过种养循环,实现环保养殖、健康生活。
关键词 水稻;鸭;蔬菜;种养模式;集成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1;S834;S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225-02
目前,尽管农业产出总量很大,但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农业生产率仍然较低,亟待形成新的增长动能[1-2]。如果说第一轮改革重点解决的是总量不足、“吃得饱”的问题,新一轮改革就是要着重解决结构不优、“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为此,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并实现农民增收,开展“稻-鸭-菜”立体生态高效种养集成技术研究,探索稻田养鸭、套作蔬菜等立体种养模式,实行蔬菜反季节错位种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产值倍增、农民致富。
1 “水稻-鸭-蔬菜”模式试验示范
1.1 示范试验概况
“水稻-鸭-蔬菜”模式就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进行稻田养鸭,并套种蔬菜。试验地点位于崇州市王场镇鸿宇家庭农场。水稻核心面积2.33 hm2,蔬菜核心面积0.33 hm2。
1.2 示范内容
1.2.1 示范品种。水稻品种3个,即云南五三丝苗、花香7号、川优6202;蔬菜品种2个,即碧秀苦瓜、肉丝瓜;鱼品种2个,即鲫鱼、草鱼;鸭子品种1个,即地方品种花边鸭。
1.2.2 示范技术。水稻本田套养生态鸭,核心面积1 hm2;水稻本田套养生态鸭与蔬菜立体种养,核心面积0.33 hm2;?糇鞫哉彰婊?1.33 hm2。
2 “水稻-鸭-蔬菜”模式技术实施过程及效益分析
2.1 水稻种植
前作洋葱、甘蓝,4月6日播种,采用旱地育苗;5月26日进行宽窄行移栽,规格为(20.0+33.3)cm×23.3 cm;秧苗返青后,分别于6月8日、28日追施沼液肥11.25 t/hm2。此过程中,完全按绿色原生态标准实施,加强田间管理,不施化肥和化学农药,水稻生长茂盛,未发现有病虫害。
2.1.1 生育期。云南五三丝苗于7月15日齐穗,8月24日成熟,全生育期140 d;花香七号7月20日齐穗、8月31日成熟,生育期147 d;川优6203于7月25日齐穗,9月5日成熟,全生育期152 d。
2.1.2 产量及产值。云南五三丝苗种植0.67 hm2,平均产量7 545 kg/hm2。由于其稻米籽粒细长,米质达国标二级优米标准,且外观品质好,被列为当年重点开发的稻米品种。目前通过贯名及包装,稻米销售价格在13.6元/kg以上,折合产值64 646元/hm2(按整精米率63%计算)。花香7号属优质迟熟水稻组合,种植1.13 hm2,平均产量8 400 kg/hm2;按市场优质稻谷2.8元/kg计算,其产值为23 520元/hm2。川优6203属优质迟熟水稻组合,种植0.53 hm2,平均产量8 475 kg/hm2;按市场优质稻谷2.9元/kg计算,其产值为24 577.5元/hm2。
2.2 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模式
2.2.1 养殖过程。鸭苗品种采用地方土鸭花边鸭,对雏鸭接种疫苗,并在家喂养7 d。稻田养鸭示范面积1 hm2,水稻品种川优6203、云南五三丝。稻田四周用简易遮阳网作围栏,并留约266.7 m2空地作为鸭补饲喂料、休息及避护的场地。水稻移栽后10 d,放养雏鸭入水稻田,密度约为750只/hm2,让鸭在田间自由采食,每天定时补饲。初期小范围内喂养3 d,再大面积放养。喂料唤鸭时采用吆喝与敲击食物器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驯化;补充饲料可以选择浸泡充分的小麦、玉米等粮食,还可以选择瓜果废品及叶菜废料等下脚料。坚持纯原生态养殖,不喂食商品饲料,不服用或注射任何药品。 稻田留水遵循由浅到深的顺序,并保持较深水层。于8月15日开始出售稻田鸭,不影响水稻灌浆结实。
2.2.2 效益分析。到8月15日,稻田鸭体重达到约2.25 kg,与饲料喂养的商品鸭相比,稻田养鸭健康、活泼,肉质得到大幅提高。为结合有机农场中高端客户网络市场销售,摸索稻田鸭品质、风味达到较好状态的时期,把销售时间延续至9月4日。通过田间观察,放养鸭的水稻田块:干净无杂草;水稻未见有病虫害(如枯心苗、纹枯病等);稻田未施底肥,土壤肥力充足,除施2次沼液追肥外,还有鸭的粪便排于稻田增加的有机肥,故秧苗生长茂盛、健壮。
产值效益:水稻产量与与大田净作产量相当。直接成本投入:稻田养殖鸭子750只/hm2,计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