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曲辞和杂曲歌辞内涵辨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曲辞和杂曲歌辞内涵辨析

近代曲辞和杂曲歌辞内涵辨析   【摘要】: 近代曲辞与杂曲歌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两个类别,因二者同属于杂曲的范畴,所以界限比较模糊。文章从杂曲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乐府诗集》中杂曲的含义,从而肯定了杂曲歌辞与近代曲辞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在创调时代上的差异,找出杂曲歌词与近代曲辞在音乐体系上的本质区别,从而明确了二者的真实内涵。   【关键词】: 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曲;燕乐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810195-02      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是现存成书最早且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总集。在集中郭氏收录了大量上古至唐代的乐章和歌谣,并按照不同的标准将一百卷诗歌分为十二大类。其中近代曲辞与杂曲歌辞的界限比较模糊,文章拟从二者的异同入手,通过比较,廓清杂曲歌辞与近代曲辞的真实内涵。      一、同属杂曲范畴      在《乐府诗集》“近代曲辞”的题解中,郭氏曰:“近代曲者,亦杂曲也,以其出于隋、唐之世,故曰近代曲也。”所以,近代曲辞与杂曲歌辞一样,都属于“杂曲”的范畴。而杂曲,历代有之,从沈约《宋书》的“吴歌杂曲”,到刘勰《文心雕龙》的“《桂华》杂曲”,再到徐陵的《杂曲》诗等等,屡见不鲜。这说明“杂曲”一词早已存在,并不是郭氏首创之名。那么,什么是“杂曲”呢?郭茂倩“杂曲”的内涵又是什么呢?这是文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杂曲的研究,私以为,在不同的作品中,它有着不同的含义,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杂曲指代随兴而发的抒情之作,如果用作诗题,则兼有“杂诗”、“无题”之义。如庾信《有喜致醉》:“杂曲随琴用,残花听酒须。”陈亮“要是杂曲时举,虚文相临,未免悠悠度日,”宋林正大所撰的《风雅遗音》“皆取前人诗文,隐括其意制为杂曲。”徐陵《杂曲》诗,江总《杂曲》诗,施肩吾《杂曲》诗等等,这些杂曲都没有具体的限制,多是饮酒或一时兴起的产物,因此颇具随意性。   第二种杂曲指代与雅乐相对的新声。沈约《宋书》有言:“吴歌杂曲,并出江南,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又因弦管金石作歌以被之。”这里“杂曲”是指兴起于民间的俗乐新声,不入正统雅音者。此种含义复见于以下文献之中,如刘勰《文心雕龙》中有:“《桂华》杂曲,丽而不经。” 《南齐书》:“僧虔好文史,解音律,以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竞造新声杂曲。”《旧唐书》:“周隋已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新唐书》:“奏《秦王破阵曲》,又奏《凉州》、《胡渭》、《绿要》杂曲”等等,这些“杂曲”都是指“新声”之义。   第三种杂曲是各种曲调的总称。所有曲调集中收录在一起,不论雅郑,不分华夷,统称为杂曲。这一含义初见于齐魏收的《魏书》之中:“太乐令崔九龙言于太常卿祖莹曰:‘声有七声,调有七调,以今七调合之七律,起于黄钟,终于中吕,今古杂曲,随调举之将五百曲,恐诸曲名后致亡失,今辄条记存之于乐府。’莹依而上之。九龙所录,或雅,或郑,至于淫俗,四夷杂歌,但记其声折而已,不能知其本意,又名多谬舛,莫识所由,随其淫正而取之乐署。”   第四种杂曲指代小曲,常用以区别大曲。如清朝朱嘉征所编的《乐府广序》“取汉魏乐府及诗分为三集,以相和、吟叹、平调、?[调、瑟调、楚调、大曲、杂曲之类为风;以鼓吹、横吹之类为雅;以雅舞、杂舞之类为变雅……”这里“杂曲”与“大曲”并提,是指代小曲的意思。这里“杂曲”所言皆指短篇单调的乐府歌辞或词令。   另外,杂曲还指声辞繁杂,没有明确类别划分的曲调。如“李后主去国听教坊杂曲‘挥泪别宫娥’一段,凄凉景色约略相似。”[1] “乐府体不尚论宗而叙事,故每以缓失之,故杜少陵无乐府也,太白篇什虽繁,而自放者多矣,然有出乎唐人之上者,似晋杂曲而清隽过之。”[2]   综上可见,“杂曲”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无法以一概之。而在《乐府诗集》中,郭茂倩则给“杂曲”进行了别致的解释,按其题解所言:“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故总谓之杂曲。”[3]这是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创作来源的角度进行的阐释,他认为杂曲不但题材繁杂、内容丰富,而且曲调的来源也是多元不一的。因此被郭茂倩称作“杂曲”的,其题材、曲调皆不能出此要求。而近代曲辞与杂曲歌辞均属杂曲范畴,所以二者都具有题材繁杂与曲调来源不一的两大重要特征。      二、分属不同音乐体系      既然近代曲辞与杂曲歌辞都属于杂曲的范畴,那么二者的差别似乎仅仅表现在创调时代这一点上了。在《乐府诗集》近代曲辞的题解中,郭茂倩明确指出:“近代曲者,……出于隋唐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