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砀山县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发展对策
砀山县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发展对策
摘要针对砀山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的资源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资源、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善配套设施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安徽砀山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387-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态优美、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到大自然中去已成为当今旅游的时尚,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据估算,生态旅游的年增长率在20%以上,是各种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砀山县生态旅游相对于旅游发达地区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它拥有独特的地理、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具有其他地方所不可比拟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如何做好生态旅游是今后砀山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从解剖砀山生态旅游的优势与问题入手,对砀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1.1丰富的果树资源
砀山县地处黄淮平原,境内无山少水,但却是一个全国少有的果树生产大县。全县果树总面积约4.7万hm2,其中梨面积2.67 hm2,桃面积1.0 hm2,苹果面积0.87 hm2,各种杂果面积0.2 hm2。据农业科技人员调查,砀山县果树种质资源共有37种,分属11科20属[1]。而适宜栽培的水果品种更是多达数百个,名闻天下的砀山酥梨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可以找到北方落叶果树几乎所有的种类,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果园之一,曾有学者撰文盛赞砀山是中国的“果海梨都”。每逢阳春三月,这里都是一片花的海洋,梨花欺雪,桃花若霞,麦苗凝翠,菜花如金。大面积五彩缤纷的花朵如雪似雾,绵延百里,登高远眺,花海如潮。穿行于林间,恍若进入一个扑朔迷离的人间幻境,四方游客、八方客商络绎不绝。
1.2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砀山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黄河故道横贯东西,形成大片的砂土及砂质壤土,非常适宜于北方落叶果树及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经过砀山人民数千年的耕耘,这片土地目前森林覆盖率约73%,其中木本植物198种,分属47科80属;草本植物273种,分属46科;留鸟和侯鸟96种,分属13目30科,主要种类有四声杜鹃、金腰燕、黑枕黄鹂、鸳鸯、燕隼、雀鹰等。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另外,还有大片的黄河故道湿地,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蒲草等。据专家调查,湿地中分布有藻类42属,浮游动物56属,水生高等植物31种,两栖动物22种,鱼类40种,物种多样,鸟儿翔集,河水清澈,鱼儿潜底,蓝天碧水,空气清新。几乎皖北所有的动、植物种类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踪迹。砀山是动、植物的乐园、天堂。优质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质的生态旅游之地。
1.3历史悠久
“砀”为古汉字,现仅用于地名。唐颜师古注释:“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县名”。现砀城东南有山,名“芒、砀”。至今山中仍遗有当年古采石塘1座。“砀”又可解释为“溢出、振荡、冲撞、广大”等意。砀山夏属豫州,西周属宋国,古时砀山地处宋齐魏楚之间,轩车齐集,文人骚客摩肩接踵,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魏楚齐三国灭而瓜分,故其地民俗同时具有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色彩。秦时置砀郡、砀县,西汉时属梁国。绵绵几千年,砀山这一称谓一直延续至今。砀山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美丽富饶之地,人民勤劳朴实。司马迁《史记》载:“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至其蓄藏”。这一古朴厚重之遗风,虽历千年而不变。汉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抗击暴秦,将砀郡兵,打下一片汉朝江山。后人又常把这里称为千古龙兴之地,至今仍为砀山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
砀山植梨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之初,据《史记》记载:“梁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余里”。据传当时的平台即在砀城以东。其苑中建有吹台、文雅台、忘忧馆、燕池、竹园、金梨园等。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李白游砀,砀山县令刘某于宴嬉台设宴,并泛舟台下燕池。李白写下“明宰试舟橄,张灯宴华池……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的诗句。诗中华池即为燕池,至今砀山仍有宴嬉台古迹。唐朝诗人岑参作《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诗:“……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园雪下时”。可以看出,当时的砀山已是梨花如雪、初具规模。今梁王宫苑已成灰土,唯独留下大片梨花如雪的梨园。砀山历史典籍现存极少,从可以找到的零星资料中仍可看出当年砀山植梨的盛况:如明万历五年(1577年)徐州府志有“砀山产梨”的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铜山县志有“黄里的石榴砀山的梨,义安柿子居满集”的描述;清同治徐州府志载:“梨、兔头燕顶者甘脆,今出砀山者佳”;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导热油锅炉竣工最全面精品资料.pdf VIP
- 错案问责申请书范文.docx VIP
- 保时捷-Macan (迈凯)-产品使用说明书-Macan GTS-Macan GTS-17Macan_95B_Basis_BAL_WKD95B039317_CHS_HighRes.pdf VIP
- 2025年04月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Unit8OnceuponaTimeSectionA2a-2e(第2课时)课件内嵌音视.pptx
- 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指引.pdf VIP
- 24CDX009-2数据中心机电设施设计与安装-电力模块锂离子电池柜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docx
- 入党志愿书里面的入党志愿.docx VIP
- 关于入党志愿书里的入党志愿.docx VIP
- 叠合板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