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O设备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一、 背景资料 我们知道现在一台PC机的标准输入设备是鼠标和键盘,那么在没有键盘之前,世界上第一代微型计算机是靠什么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程序呢?有了键盘之后,鼠标又是如何发明和推广的呢?
a) 从纸带到键盘
戴尔公司在1999年举行过一次比赛,以决出仍在使用的年头最久的小型商用电脑。该公司宣布,有超过200台的机器值得获奖,冠军则是一台Altair 8800b,这台电脑从1976年10月以来就一直在进行文字处理。
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 8080,以N沟道MOS电路取代了P沟道,第二代微处理器就此诞生。主频2MHz的8080芯片运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储器,使用了基于6微米技术的6000个晶体管,处理速度为0.64MIPS。
1975年1月出版的《大众电子》,刊出了一篇MITS介绍其Altair 8800计算机的文章,Altair出现在杂志的封面,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空壳的模型而不是真正的机器。Paul Allen和Bill Gates在三周内为Altair开发出BASIC语言,MITS成为两个未来富翁的第一个客户。当Bill Gates崭露头角时,昔日校友正在哈佛上二年级。不过,那时的微电脑软件比如BASIC是保存在穿孔纸带上的!
这就是第一代“个人电脑”,更准确的说是微电脑。Altair 8800体型很大,没有显示器,却装了发光二极管和许多开关。使用者需要用手按下面板上的代表地址和数据的各个开关,把二进制数“0”或“1”输进机器。我曾在网上找到过一个软件仿真的Altair 8800B,用鼠标体验了一下早期个人电脑的使用感觉。
Altair 8800面板上虽然有两排发光二极管可以显示地址和指定地址的内容,并且那些开关可以输入数据和程序。但用户使用这些开关和二发光二极管只是用来输入一些指令数很小的,用来控制外设的小程序,最常用的就是控制纸带读入机,把要运行的程序自动输入到电脑的内存中。如果用过国产的小型机DJS-130,那就很容易理解了,DJS-130就有一个“手拨13条”的读纸带程序,纸带读完之后,电脑自动跳转至读入的程序执行入口,开始程序的运行,从而完成一次自举(Boot-up)。
初次露面的微电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原因是这样的:
当时已经开发出集成电路的ROM(只读存储器),但为了降低销售价格,Altair 8800没有使用ROM,而是围绕着“用纸带输入程序”的思路,这就是主机带有发光二极管和许多开关的面板的由来。我把使用开关和发光二极管面板加上穿孔纸带输入程序的微电脑,称之为第一代微电脑。
时间没过多久,大约是1977年吧,ROM和RAM价格大幅下降,微电脑很快就出现第二代:
这次可是真正的电脑了,几乎可以完成当时最流行的PDP-11小型计算机能做的各种任务,而且外观也大大改进,这时的微电脑装备了ROM(面板上的数据地址拨动开关和发光二极管没有了,不过电源开关和Reset是有的,这个到今天的电脑依然都是有的,有时厂商会省掉Reset,用关机再开来替代了),ROM里面有一个提供外设控制功能的监控程序,具有8英寸的软磁盘驱动器,使用终端作为用户与电脑之间的交互设备,基本的控制命令已经可以做到用终端键盘输入,终端屏幕显示了。
其实Altair 8800在设计之初就可以做到第二代微电脑的模样了,比如具有S-100总线,扩装8英寸的软磁盘驱动器和RS232接口是轻而易举的,内存也可寻址64KB字节。
只是价格因素让它以残缺不全的面貌降临市场。
b) 鼠标的由来
鼠标的发明
鼠标是1964年由Douglas Engelbart(如图01)发明的,当时Douglas Engelbart在斯坦福研究所(SRI)工作,该研究所是斯坦福大学赞助的一个机构,Douglas Engelbart很早就在考虑如何使电脑的操作更加简便,用什么手段来取代由键盘输入的繁琐指令。
图01
60年代初,他在参加一个会议时随手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可不是笔记本电脑哦),画出了一种在底部使用两个互相垂直的轮子来跟踪动作的装置草图,这就是鼠标的雏型。到了1964年,Douglas Engelbart再次对这种装置的构思进行完善,动手制作出了第一个成品。因此Douglas Engelbart也被称为“鼠标之父”。
当时还没有“鼠标”的名称,这个新型装置是一个小木头盒子,里面有两个滚轮,但只有一个按钮。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滚轮带动轴旋转,并使变阻器改变阻值,阻值的变化就产生了位移讯号,经电脑处理后屏幕上指示位置的光标就可以移动了(如图02所示)。
图02
由于该装置像老鼠一样拖着一条长长的连线(象老鼠的尾巴),因此,Douglas Engelbart和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F4B型内燃机车在运用中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毕业学术论文.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HCP服务器在校园网中的应用.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KS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策略的研究.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K7732数控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及控制系统设计.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LF与SLM激光快速成型方法的比较.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PPH法测定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PCI在我国交通行业推广应用研究.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S040型地源热泵安装流程设计.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DT-830B型数字万用表DMM.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BM认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c卡水费系统正文.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BM组织结构变革分析.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D风机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E管理方法在A企业中的应用.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HG酒店集团风险管理计划.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phone引领的智能时代横扫全球—3G时代的移动新媒体之于广告传播研究.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PV4过渡到IPV6.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Pv6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oc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IT创新工场网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