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阳清凉山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西阳清凉山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摘 要:总结西阳清凉山茶产业现状,分析其发展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清凉山茶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阳清凉山;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清凉山位于梅江区东南部西阳镇(原属梅县管辖)境内,距梅州城区约25公里。清凉山种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并有“嘉应三月有春茶,只惜茶时不在家,但意今朝宫阁里,一瓯新水浸云花”的茶诗计载。清凉山茶久负盛名,居梅州市地方历史“九大名茶”之首,亦是粤东历史悠久的驰名绿茶,饮益海内外。清凉山海拔800多米,群山叠翠、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特别是每年3-9月,云雾弥漫,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土质好,极适合茶树生长。清凉山所产绿茶,条索紧结,芳香馥郁,汤色碧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饮用时沁人心脾,饮用后挂齿留香,具有提神醒脑、舒血健脾的功效,为饮用馈赠之佳品。2015年西阳镇被授予“广东十大茶乡”荣誉称号。
一、清凉山茶产业现状
1.栽种面积、产量等稳步增长。清凉山茶产业一直呈稳步发展趋势,2015年清凉山茶栽种面积达到了5200亩,比2012年的4300亩增长17.3%;总产量约为286吨,比2012年的215吨增长24.8%;总产值达6864万元,比2012年总产值4730万元增长了31.1%。产量、质量、产值呈逐年提高。目前,清凉山茶产业已成规模,是清凉山茶区茶农的“绿色银行”。
2.资源、气候优势。西阳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清凉山海拔800多米,境内群山叠翠,云雾弥漫,日照时间短,每天只有4-5小时,冬季不十分寒冷,夏季凉爽,气候宜人,雨水充沛,相对湿度大,日夜温差大,植被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3.产业初具规模,品种结构逐步优化。清凉山茶现有清凉、秀竹、?K竹三大茶区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新田、溪田两个小茶区,其中清凉、秀竹、?K竹三大茶区栽种茶叶面积达5490亩,占清凉山茶区总面积的90%以上。清凉山茶区内现有广东万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梅江区西阳镇清凉山荣发茶场、梅江区清凉山家家发茶叶专业合作社、梅江区清凉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信德家茶庄、惠译茶庄、清凉星茶场等多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200多户茶农发展茶叶种植及加工,推动科学耕山致富。其中广东万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清凉星茶场这两家企业生产的茶叶获得了有机产品的认证,使清凉山茶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清凉山茶产品享誉大陆、港澳台和印尼、南非、塞舌尔等国,品种涵盖了本地小叶种(小叶乌龙)、谷壳茶(又名鸟舌茶)和黄旦、奇兰、黄金桂、金萱等,以生产传统绿茶为主,乌龙、色茶为辅。清凉山茶一年采三至四轮,分别称为头春、二春、禾花和雪片。从品种来看,以雨前采的头春茶为最佳,清明日所采的为顶级清明茶,传统加工多采用手工制作,近年来多采用半机械化加工。清凉山茶目前已注册有“梓树凹”、“清凉星”、“深山金凤”等多个注册商标,近年来还加大了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品种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
二、存在问题
1.专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整个清凉山茶区,目前比较有规模的企业主要有广东万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梅江区西阳镇清凉山荣发茶场、梅江区清凉山家家发茶叶专业合作社、梅江区清凉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信德家茶庄、惠译茶庄、清凉星茶场等,其余种植户多为散户,散户往往各自为政,其栽培技术与加工工艺(多为传统的作坊式制茶厂)不尽相同,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不一,茶区内缺乏集种植、加工与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散户的茶叶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普遍较高,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制约了清凉山茶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2.品种较单一,茶叶品质不稳定。清凉山茶以传统的小叶乌龙、谷壳茶(又名鸟舌茶)和黄旦、奇兰等品种为主,品种较单一,同时因种茶散户多,生产管理粗放,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不稳定,名茶比例小,造成清凉山茶价格下跌、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清凉山茶销售和产业发展。
3.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系统的宣传与营销策略。一方面茶企业及茶农对申请产品注册商标、参加产品质量评比重视不够,品牌意识不强;另方面清凉山茶缺乏系统的、全方位的宣传、包装和缺乏一整套的市场营销策略,致使清凉山茶知名度不够大,影响了清凉山茶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1.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名茶效应。针对清凉山茶品种结构较单一的状况,今后要重点引进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名优茶品种,以改变清凉山茶品种结构较单一的现状。如近年来引进的金萱、翠玉、金观音、金牡丹等新品种,可适制乌龙茶,兼制绿茶和红茶,既能调整茶树品种结构,又能改进清凉山以“绿茶”为单一茶种的格局,有绿茶、红茶和乌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