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8例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高危因素调查的研究
                    98例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高危因素调查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加强手术患者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手术相关因素及抗菌药物使用等进行调查。结果 1412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98例,切口感染率6.94%。手术切口类型、患者年龄、机体素质、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滥用等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导致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科医师严把无菌操作质量关,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加强对手术患者的管理,降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普外科;切口感染;高危因素 
  外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导致切口裂开或延期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及医疗费用,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脓毒血症,病死率颇高。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及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有效降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我院普外科14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以探讨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1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47例,女565例,年龄范围在4-79岁;平均年龄为42岁。切口感染诊断标准以卫生部2001年1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为参考依据。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病历中基本信息、病史、病程记录、化验单、特殊检查、微生物学检验报告单、等资料初步判断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均逐项填写调查表格,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史(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季节、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术中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短、手术操作、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1.3 统计分析 本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为PEMS3.1。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切口感染率 1412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98例,切口感染率为6.94%。所有病例均符合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其中Ⅰ类切口感染9例占9.18%,感染率2.00%;Ⅱ类切口感染73例,占74.49%,感染率8.62%;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类切口感染16例占16.33%,感染率13.91%,见表1。 
  2.7 抗菌药物使用与切口感染 1412例手术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使用抗菌药物,围术期使用率2.69%,感染率为0.00%;预防用药使用率77.90%,感染率2.27%;治疗用药使用率19.41%,感染率4.67%;一联用药感染率1.70%,二联用药感染率2.48%,三联用药感染率2.76%;术后使用3-7d的使用率81.66%,感染率0.99%;术后使用8-15d的使用率18.34%,感染率5.95%,见表7。 
  3 讨论 
  3.1 切口类型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本次调查1412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98例,切口感染率为6.94%。外科切口感染因素很多,包括患者及手术操作两方面的多种危险因素,其中普外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相比有其特点,如腹部手术、污秽或感染性手术多,易发生切口感染。从表1中可见,切口类别越高,感染率越高,与相关报道一致[2]。Ⅲ类切口感染率(13.91%)最高,Ⅰ类切口感染(2.00%)最低,Ⅰ类和Ⅱ类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机体素质 本次调查显示患者性别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的年龄、机体素质是外科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3]。老年患者切口感染机会比较大,由于老年患者在术后行动不便,导致卧床时间过久,血液不循环,且伴有其它基础疾病,如患糖尿病、贫血等,长期慢性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减低,易引起切口感染。 
  3.3 缩短手术视野直接暴露时间,提高术中无菌操作质量 本次调查显示,手术时间≥120min感染率与手术时间120min感染率;急诊手术感染率与择期手术感染率;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随着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手术野暴露时间长,受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机会也增加,感染的几率也就越大;急诊手术以急腹症患者占多数,且多为感染性、污染性手术,如胃穿孔、外伤性内脏破裂、肠破裂、化脓性阑尾炎等有关;加上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术前各项准备无法完善有可能削弱消毒、隔离和灭菌术。调查结果表明,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及手术操作是普外科切口感染的高危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608-202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标准.docx VIP
- 高净值人士税务观察:个人股东在并购重组中能否暂免纳税?.pdf
- 《安全保卫工作概述》课件.pptx VIP
-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 VIP
-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教案.pdf VIP
- 第一章探秘膨松剂(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背压式汽轮机出现负胀差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pdf VIP
-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课后参考答案.pdf VIP
-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3).pdf VIP
- 矿产勘查学4矿产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幻灯片.ppt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