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求索”精神的现状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大学“求索”精神的现状探究

三峡大学“求索”精神的现状探究   摘要:大学是传播科学文化的渠道,是孕育前沿学科成果的摇篮,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园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地处荆楚之地的宜昌,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故里,也是有名的水电之城。本文将从“求索”精神的解读、三峡大学“求索”精神传播的现状以及新形势下“求索”精神传播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求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4-0054-02   一、三峡大学“求索”精神的解读   (一)地方文化背景下的“求索”精神   “求索”二字,来源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经典名句。其创作源泉自然来源于这片荆楚大地。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而宜昌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地域之一。从最初的蛮荒野人,到后来通过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诸侯国之一,桀骜不驯、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楚地文化,是催生屈原《离骚》中“求索”精神的根本。而向往经世致用、积极有为的儒家文化和中原精神是屈原“求索”精神的内在支撑。坐落于屈原故里宜昌的三峡大学,理应秉承“求索”精神的传统,在知识的沃土奋发有为,开拓进取。   (二)“求索”精神与三峡大学的内在联系   “求索”二字中,“求”是探求,“索”是探索。“求索”精神暗含“爱国、自强、求真、创新”的深厚人文底蕴和丰富内涵。将“求索”精神定义为三峡大学的校训及校园文化既继承了民族精神、又体现了三峡地域文化特色。   1.爱国精神: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得以绵延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就是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忧国忧民之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一生都心系国家危亡、百姓民生。而这种爱国忧民的民主精神,正是当代大学承担历史使命和责任的根本所在。只有弘扬爱国忧民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才能具备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2.自强精神:从楚国先祖“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的艰辛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决心与霸气,处处闪现着楚国人坚强不息、锐意进取的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而观之三峡大学六十多年的?k学历史:经历一次战乱、两次合并、三次搬迁,全校师生栉风沐雨,坚韧不拔,为水利水电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精尖人才,无疑也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发展史。这样秉承“求索”精神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立校的支柱。   3.求真精神: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是屈原一生的体现,求真务实也是大学完成继承文化、保存文化、整理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使命的基本要求之一。求真务实精神鼓励全校师生养成社会责任意识、批判思维方式,发展个性、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百折不饶,求真务实。   二、三峡大学“求索”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观念性理念的建立   理念形象是大学的思想和灵魂,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学校精神、校风校训、校园文化、发展战略等。[3]三峡大学“求索”精神在观念性理念上的表现主要是办学目标、校训、校歌等方面。①校训:求索,以“求索”为校训,既能体现地域传统文化,又可展现时代气息;既具有三峡特色,又简明扼要,避免与他校雷同。②办学目标:创建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全国一流的省属综合性大学。③校歌:求索,以三峡文化、求索精神为内涵,展现三峡大学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视觉性文化的推广   大学视觉形象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视觉化,也可以称作为大学的脸面,是静态的识别符号。包括校名设计、校标、大学标准色以及校园建筑、环境、展示陈列等。   1.校名标志字体:校名“三峡大学”是毛泽东同志的笔迹组合体。这一组合体,雄浑遒劲,笔力挺拔,既体现艺术性,又具有权威性,展现了三峡大学这一“金字”招牌的神韵。   2.校标:校标的名称――“扬帆索源”。书海泛舟,索源蓄力,扬帆远航,表现了三峡大学人一定能乘劲风,高扬帆,达到理想的彼岸。   3.主色调:碧绿、橙黄。碧绿色:象征着三峡大学办学突出水电特色,是三峡文化特色。   4.校园建筑环境及展示陈列:三峡大学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本校有16个院系。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各院系及校园建筑关于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特点及不足:①各院系在外观设计上突出了自身院系的特色:文科院系,突出人文社科特色,以文学与传播学院为例,院系所在楼层设有屈原的雕像、《离骚》屏风、文学与传播学院、教育学院的系标以及文传名人简介等。理工院系,突出理工实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