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勤俭节约理论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勤俭节约理论的研究

中国古代勤俭节约理论的研究   【摘要】勤俭节约理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早在尧舜时期就有关于勤俭节约的论述,它从古至今作为治国理论贯穿于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圣人的修身养性理论,是家庭教育理论。本篇论文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勤俭节约理论进行论述,加深我们对当今社会仍然提倡勤俭节约的重视了解和认同,知过去、看现在,而且落实到行动,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同时从不同维度出发促进人们真正的弘扬和践行勤俭节约思想,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发挥勤俭节约的重大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治国理论;修身养性理论;家庭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249-02   我国一直处于资源匮乏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应该树立勤俭节约的精神,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汗水,但是一直以来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形成了矛盾,人类生存不满足于个体,对群体利益造成了影响,人应该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能浪费有限的资源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生存,怎么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能有充足的资源可以生存下去,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自古以来勤俭节约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它是治国安定之法、是圣人修身养性之宝、是勤俭持家之方。对古代勤俭节约理论的探索具有必要性,有助于人们对勤俭节约有更好的认识,从而能好好践行勤俭节约。   一、勤俭节约治国理论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明君都把勤俭节约看作是一种治国的重要理论。4000多年前古代明君尧、禹的勤俭节约美德开启了勤俭节约风的先河,尧有“粝粢之食,藜藿之羹”,禹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从此勤俭节约成为了历代帝王的治国法宝。古代思想家墨子对勤俭节约治国理论有过著名的论述,墨子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失”,意即节俭会使国家繁荣昌盛,相反骄奢淫佚会使国家灭亡。墨子的治国理正观念在当时得到很大的支持,他提倡国家要通过节俭而富强,反对铺张浪费。墨子还说:“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服不可不节”《墨子?辞过》,“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意思是他认为衣服是冬天用来保暖御寒的,夏天是用来防暑的,帝王不能因为想要漂亮的衣服而让百姓工作,这样会在全国产生奢靡的不良影响。“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饮食不可不节。”(《墨子?辞过》)君王想要天下天平、国家富强就要在饮食上勤俭节约,墨子在对君王提出节制的同时也对天下百姓也也提出了要节俭,“淫僻之民”(《墨子?节葬(下)》)谴责百姓的浪费行为,节俭成为了一切人的道德准则,墨子说君王要“用财节,自养俭”(《墨子?节葬(下)》)明君要在财务上做到节俭,对自己的生活习性也要节俭。   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勤俭节约的治国理论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人们很注重节俭,大臣伊尹是商代的四朝元老,他曾说:“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要慎重实行节俭美德,江山才能永久稳固。而在西周时期,周公作《多土》,作《毋逸》”,指出:“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劝诫成王吸取夏、商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他说:“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u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帝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向四方。”意思是,我听说上帝制止淫逸,夏桀骄奢淫逸不节制,上帝下令劝导他,可是他不听从,仍然过着淫逸的生活,因此上帝就不在眷顾他,废除了赐予夏的天命,并降罪于夏,命令殷朝的先祖成汤灭了夏朝,任用贤能的人治理天下四方。通过夏、商的兴衰存亡的历史教训,告诫成王,淫逸关系着国家存亡衰败,要勤俭治国才能使社稷江山永远长久。   勤俭节约的治国理论在汉朝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勤俭节约深入发展到丧葬领域。最突出的当属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在他的《遗诏》中提出为了避免劳民伤财对自己的丧事进行薄葬、简葬。为了节省开支,不给百姓增加负担,对陪葬品也提出了要求即葬品“皆以瓦器”,汉文帝规定随葬品“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也不要修建高大的坟冢。汉文帝节关于俭的作风对后来很多帝王治国理正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就曾大力提倡“戒奢从俭”。贞观初年,他考虑到天下刚刚成立放弃了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的计划,他认为此时修建宫殿只会劳民伤财,李世民始终提倡勤俭节约,这也为他开创贞观之治奠定了良好基础。勤俭节约不是一个小事,古人有云“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明成祖朱棣则提倡节俭理财,赏罚分明。他常说“聚财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要求大臣和子弟不要大肆聚敛百姓财富。在治国方面曾说“盛世之君,常存节俭,不侵淫于嗜欲,不骄盈于富贵,故天下靖安,四海蒙福”,有史以来历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