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塌方预防技术要求及处理措施案例展示238
0; 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目前,由于设计深度不足,技术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工艺不到位、现场管理薄弱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隧道坍方、作业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隧道建设的安全现状无法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 2; 3; 4; 5; 6; 7; 8; 这种变形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隧道正前方掌子面的水平位移,表现为掌子面的水平鼓出;
二是,掌子面前方围岩下沉,浅埋隧道表现为地表下沉,形成沉降槽;;三是,刚开挖的隧道洞壁出现收敛变形,表现为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 若这种变形不进行控制,则可能发生隧道坍方。
常见的隧道坍方类型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掌子面水平变形过大,发生掌子面挤出坍方;
另一类是支护下沉过大,出现整体失稳坍方。; 当隧道上部覆土较浅时,隧道内的变形可能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变形开裂,甚至出现坍塌冒顶的情况。这种坍方对隧道工程的建设和环境的危害性极大。; 13; 14; 针对隧道的支护变形、塌方等风险,从地质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其潜在安全风险源主要有6种情况:
(1)浅埋、偏压
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时拱部一般难于成拱,在未采取足够措施前,浅埋隧道易发生局部塌方;偏压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将承受显著的不对称荷载,施工期间易造成初期支护纵向开裂或错台,变形过大甚至塌方。;(2)土质隧道
土质隧道强度低、自稳性差,与岩石隧道相比要承受更大的荷载,若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将导致变形大、严重时会出现局部坍塌等安全风险。;(3)大埋深软岩隧道
在大埋深软岩地段,一般存在较高的地应力,由于软岩抗压强度低,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剥离,位移极为显著,变形持续时间长,隧底常出现隆起现象。
通过该段时,若支护不足,可能造成支护变形过度、侵限,甚至塌方等安全风险。;(4)断层破碎带
由于断层上下两盘的相对运动,常使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成碎石和粉末状,形成断层破碎带,其岩体一般自稳性极差,且常伴有地下水,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易发生塌方、掌子面突泥、突水等安全风险。;(5)结构面发育的块状岩体地段
块状围岩的力学特性是岩石单体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但因结构面发育,受其切割制约,特别是在有地下水组合作用的条件下,岩体整体稳定性差,这类围岩隧道坍塌的特点是个别岩块失稳,造成较大范围岩块突然坍塌。;(6)不同岩层接触带地段
由于不同岩层,岩性差异大,加之常伴有地下水,在接触面附近常发育有风化剥蚀面,岩体较为软弱、破碎,隧道通过时,在掌子面上方或前方,易发生塌方、涌泥等安全风险。; 21;3.1 隧道设计理论
在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除了了解隧道“自稳差、易坍塌”的工程特点,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隧道不同于地面建筑物的力学3个主要特点:
(1)隧道是由围岩和多种支护结构两部分组成的,即:
隧道 = 围岩 + 支护
围岩与支护共同承担山体的压力。;(2)隧道承受的压力具有不确定性。
(3)支护体系是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
为有效控制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避免或减少坍方事故发生,应以“充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松弛”为设计理念,按新奥法原理进行隧道设计。;3.2 隧道支护设计
根据新奥法原理,隧道支护一般采用复合衬砌。
复合衬砌由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两部分组成。
隧道开挖后先实施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拱架等与围岩密贴的初期支护,约束围岩变形,并根据变形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1)初期支护设计
初期支护是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组成的联合支护体系,是复合衬砌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初期支护设计 -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作用
喷混凝土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开挖面岩层的松散、离层和掉落,是有效地保护围岩、防止坍方的重要手段。;中喷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点:
喷混凝土应具有必要的早期强度,以尽快对围岩提拱支承力,24小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0MPa。
喷混凝土应有足够的后期强度,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与围岩应具有足够的粘附强度,使喷混凝土与围岩尽快形成整体,阻止围岩松动下滑,与围岩的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5MPa。
采用钢筋网喷混凝土,增强喷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提高粘附性。;为达到设计目的,中喷混凝土施工要求做到:
喷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
湿喷法其喷射混合料进入喷射机前已经按规定加入水拌合均匀,因此较干喷工艺具有水灰比能准确控制,利于水泥的水化,施工粉尘小,回弹少,混凝土均质性好,强度高的优点。
喷混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眉山市中国原生态酿造第一镇旅游区总体概念策划与规划方案.pptx
- 四大名著——西游记英文介绍模板插图.pptx
- 四川某铁路客运专线标段桥梁承台深基坑施工方案讲解附图.pptx
- 四川知名房企成都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大量附图.pptx
- 四等降水量线.pptx
- 四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pptx
- 四地基处理及边坡支护计量与计价讲义.pptx
- 四川紫瑞融鑫内江项目定位报告56p城市综合体临水都市社区前期策划.pptx
- 四个能力”消防培训.pptx
- 四季丁香自动保存的.ppt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起)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上册-赣美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石棉肺院前与急诊诊治指南(2025版)PPT课件.ppt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冀教版(一起)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辐射安全培训图纸课件.pptx
- 2025年酒店工人岗位职责3篇.docx
- 设施农业智能化升级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煤工尘肺院前与急诊诊治指南(2025版)PPT课件.pptx
- 行政专员试用期工作总结报告(6篇).docx
文档评论(0)